不朽的法老與夭折的民主
▲當地時間2013年8月14日,埃及開羅清場行動死傷慘重。(圖/CFP)
蔡育岱 譚偉恩
埃及因民主化運動而延燒成血腥鎮壓悲劇的新聞正吸引着全球目光,引爆點在於首次民選總統的去留並不是透過憲政制度與法律來判斷,而是由掌權的軍方來主導與決定。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 Forces, SCAF)不僅無意承認民選總統Morsi的正當性,更進一步與臨時政府合作,希望憑藉手中的軍事力量和員警部隊在短時期內強力排除異己。一切彷彿回到法老時期的專政年代。
回顧歷史,有兩起軍方干政事件可以幫助吾人瞭解此次埃及的民主化與憲政危機。1971年的巴基斯坦和1991年的阿爾吉利亞都曾經在首次國會大選之後受到軍方的掣肘。兩個國家的軍方拒絕承認他們國家初次以自由方式選舉後的結果,並且以血腥鎮壓方式作爲迴應,導致國內政治陷入長期的不穩定。有趣的是,這兩國軍方當時的說法和目前埃及軍方的說辭如出一轍!他們一口同聲表示,爲了避免國家分裂和維護社會秩序,有必要介入選舉的結果。但檯面下真正的原因其實是,這些國家的軍方想要固守他們長期所享有的政治特權與經濟利益。
對埃及略有研究的人皆知,軍方在兩國經濟事務上的介入有多深,從礦業、銀行業、保險業、運輸業,乃於不動產均有軍方人馬或退役將領穿梭其中。因此,沒有開花結果的民主化運動可能反映了一場事故老練的軍人干政。發動政變的軍方除了仗勢武力外,還懂得操弄法律。眼下埃及軍方透過最高憲法法院(Supreme Constitutional Court)取得其政治上合法性的實踐就是證明。軍方的強力鎮壓不單單只是想要服衆,更是處心積慮地防範自己過去的惡行不會在民主轉型過程中成爲人民撻伐或司法追訴之對象。盱衡國際舞臺上由威權國家轉型到新興民主政體的諸多個案,失敗者多半具有一個共性,即該國的文武關係結構出現失衡現象。最後由取得優勢的軍方宰制全局,維繫了社會秩序與政治穩定,但也同時導致民主化的延宕或失敗。埃及在未改善此種失衡結構之前,任何的民主化運動都難免夭折,成爲海市蜃樓。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