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國產車自制率的魚與熊掌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電動車挾低價優勢席捲全球,在當地政府大力補貼支持下,各國紛紛祭出反制措施,臺灣也不例外。爲擋「中國製」,政府祭出更嚴格的國產自制率規則,成爲下半年業界最火紅話題,不論是公開的新車上市記者會或非正式的產業交流,大家總要就「國產化」議題說上幾句。

但就像多數的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自制率規範,亦有不同的道理,聽得愈多就愈會覺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伴隨新制上路,魚與熊掌該如何取捨纔有道理,說到底,與別人的利益無關,端看你是漁夫還是獵人。

就如過去一向最講究自由貿易與推崇全球化的歐美先進國家,面對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崛起浪潮,縱然是批評大陸政府不計效益的政策性補貼,造成陸車成功在各國低價傾銷「不講武德」,但若非已造成各國老牌車廠龐大壓力、嚴重搶食既有大餅,又怎會開始有志一同走向關稅壁壘、宣揚保護主義。

臺灣的國產化自制率新制,絕非一朝一夕而來,除原本就禁止進口陸車,主要也是順應衆多老大哥的「政治正確」。政府立場很簡單,主要爲防堵陸車低價傾銷、禁止透過全車化整爲零方式「類進口」,進而保護臺廠,對於相對不採用陸制零件的整車廠,以及國內汽機車零組件業者來說,對此一政策絕對叫好。

但必須說的是,中國大陸近年傾全力發展新能源車,除成功在各國攻城掠地,更重要的是在電池、馬達等部分關鍵零件具有掌控地位,在此一前提下,臺灣整車廠若想發展高CP值的新能源車,恐怕也難以完全拒絕採用陸制零件。

對應更嚴格的要求而來的,是國產車廠按規定強化在臺零件採購,若完全拒絕採用陸制零件,臺廠需自行投入大量研發費用,自制率拉高也代表製造成本增加,爲反映成本,車價也勢必隨之上漲,國人購車負擔恐也將因此加重。

就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嚴格的自制率要求,理論上確實有助於臺灣已趨於成熟的汽機車零件產業獲得國產整車廠訂單,但面對進口車強敵環伺,國產車廠若無法先在價格上取得競爭優勢,最終難免淪於被淘汰的命運,有先見之明的車廠可能也因此先行終止在臺造車計劃,將不利於產業鏈發展。

所以,對業者來說,政府不是漁夫也非獵人,而是上帝,魚與熊掌之間的取捨拿捏、甚至能否兼得,只在一眨眼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