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我國智慧出行生態加速推進 自動駕駛催生產業新機遇
近日,住建部網站發佈消息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於4月28日聯合發佈通知,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6座城市,爲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首批試點城市。
專家指出,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網聯汽車攜手入局,爲國家智慧城市建設開闢了新賽道。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不僅能加速構建智慧城市生態,更對解決大衆出行交通、城市智慧安全管理以及治理城市病發揮重大作用,是各地政府關注民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投入方向。
近年來,隨着汽車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家層面多次發佈政策、文件用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其中包括,《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而各個城市也在加速推進自動駕駛的落地。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葉齊祥告訴人民網記者,將智能城市建設與車聯網進行結合,可以打造了一個集城市動態和靜態數據於一體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實現了人、車、路、物、雲之間的互聯互通。
據記者瞭解,北京已累計在海淀區、順義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房山區開放200條、共計699.58公里的測試道路,共爲14家自動駕駛企業的87輛車發放一般性道路測試牌照,公開道路測試里程達 221.34萬公里;廣州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小汽車超過150臺;長沙自動駕駛出租車開放試乘滿一年,全年自動駕駛近50萬公里,且運營零事故;武漢建成160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城市三維空間模型,完成了106公里道路的智能化改造並向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開放,安裝了1800個路側智能設備,全面覆蓋5G信號、高精度地圖、北斗高精度定位網等相關智能基礎設施,具備L4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測試運行條件。
“無人化是自動駕駛發展的終極目標,未來真正實現無人駕駛之後,將可以把人工成本降低20%-30%,同時道路交通事故也將大幅減少。”粵港澳大灣區自動駕駛產業聯盟理事長謝振東說。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8714家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廣東省以2610家企業數量高居第一,江蘇、山東分列二三位。2020年,自動駕駛相關企業新註冊1437家,同比下降13.8%,今年一季度新註冊285家,同比增長17.8%。從華爲、中興、大唐等通信領域的企業到以阿里、騰訊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再到四維圖新等創新型企業,均已佈局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技術。
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告訴記者,華爲已經把北上廣深的地圖數據採集完畢,預計之後每三個月會迭代和增加幾個城市的地圖數據,最終目標是完成全國高精地圖的採集,支撐全國範圍內自動駕駛車輛的運行。
“相對國外以單車智能爲自動駕駛主要發展路線而言,我國的車路協同存在較多優勢。”專家指出,首先,車路協同方案能突破視覺死角和障礙物遮擋,並且不受天氣影響。目前,國內測試案例中的路側單元,大多佈置在交通燈附近,位於高處,能有效避免障礙物的遮擋,而且以靜止狀態探測移動物體,能明顯提高準確率。其次,車路協同能夠減少車上傳感器應用,降低成本。通過車路協同的方式,能把車上的傳感器轉移到路上,從而減輕車輛單車壓力。再有,中國的5G發展優勢能進一步賦能自動駕駛。車聯網作爲5G的重要應用場景,給自動駕駛帶來了低延時、高穩定性的物聯網架構,通過服務器的高性能計算、核心雲、邊緣雲給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實時路況信息、行人信息等,自動駕駛邁入5G時代。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國際汽車工程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侯福深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2025年,中國有望實現70%的量產新車型具備L3級別的自動駕駛水平、L4級別自動駕駛水平的汽車開始規模化應用,到2030年有望實現L5級別自動駕駛水平汽車的量產。
根據德勤發佈的報告顯示,未來五年,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將迎來一輪高速推進,預計到2030年,中國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將達3000萬輛。伴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助力,企業技術研發與相關車型的落地速度也將加快,自動駕駛市場的前景必將更爲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