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十年之間谷底反彈
隨着《瘋狂達利》的特展巡迴,臺灣2012下半年開始吹起一股超現實風潮。在今年一月甫落幕的飛馳中秋季國際藝術拍賣會上,達利的作品全數拍出,《亞當與夏娃》也成爲該次拍賣最高價拍品。事實上,超現實畫派近年在國際拍賣市場的表現十分亮眼。2012年2月,佳士得所拍出的超現實作品總額便超過三千七百萬英鎊(約新臺幣12億),創下該類別的最高紀錄。然而,這股席捲全世界的超現實主義卻一度黯淡無名,在藝術拍賣會上乏人問津。超現實主義理論在1924年由詩人安德烈佈列東建立,在30年代成爲歐洲藝界的主流。然而在藝壇的成功並沒有反應在拍賣市場上,超現實畫派的市價一直不高,也不被看好。直到2000年,隨著作品在國際各大美術館與特賣會中展出,超現實才開始急起直追。由佳士得拍賣紀錄分析得知,雖然國際拍賣市場發展蓬勃,印象派始終是市場的焦點,其他流派很容易被買家忽略。分散在各個拍賣會中的超現實作品,既不會吸引到大收藏家的注意,也很難被新興市場的收藏家發現。
然而,超現實畫派作品市價最近則持續穩定地成長。達利最受收藏家喜愛,在拍賣會中表現出色。他的作品Le miel est plus doux que le sang於2011年佳士得拍賣會以四百萬英鎊(約新臺幣一億七千萬)拍出。在今年2月7號晚間又以兩百二十萬英鎊賣出他在1926-27年間的習作un portrait de la comtesse Bismarck。緊接着他1929年的作品 Portrait de Paul Eluard 又以一千三百多萬英鎊(約新臺幣六億)刷新紀錄,由一位中東買家得標。許多人好奇,這個長久以來不被重視的藝術流派,如何在十年之內觸動全世界的收藏家?
蘇富比專家Andrew Strauss認爲,超現實作品的等級幅度大,從一千歐元版畫到兩千萬歐元的作品都有,買家可以各取所需;更因爲超現實作品的介入基期相對較低,門檻不似其他經典流派難以跨入,因此吸引了俄羅斯、拉丁美洲及中東國家等新興收藏家。除了達利,米羅作品的市值表現也不惶多讓。2001年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米羅的三件作品以九百到一千兩百萬美元成交。六年之後,在Claude Aguettes公司的拍賣會中,《藍星》(Blue Star)這幅作品的價格一躍而上爲一千一百萬歐元(約新臺幣4億),更在去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以兩千三百萬英鎊(約新臺幣10億)售出。另一方面,佳士得將在倫敦獻出米羅六十年從未面世的畫作L'Echelle de l'évasion,市價估計爲五百到八百萬英鎊。
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宛如黑馬,近十年情勢翻轉,市價也水漲船高。由此見得,藝術投資除憑藉精準的眼光之外,也需要長期關注市場動態與趨勢。你永遠不能確定,誰是下一個達利,誰又能成爲拍賣會上的新熱點。
非池中陪着你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