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與人體健康

蛋白質主要由氨基酸組成,因氨基酸的組合排列不同而組成各種類型的蛋白質。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種主要由氨基酸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與核酸同爲生物體最基本的物質,擔負着生命活動過程的各種極其重要的功能。

⒈ 重要作用

生命運動需要蛋白質,也離不開蛋白質。

人體中估計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人體的生長、發育、運動、遺傳、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生命是物質運動的高級形式,這種運動方式是通過蛋白質來實現的,所以蛋白質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人體內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如胺類、神經遞質、多肽類激素、抗體、酶、核蛋白以及細胞膜上、血液中起“載體”作用的蛋白都離不開蛋白質,它對調節生理功能,維持新陳代謝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人體運動系統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縮、作功、完成動作過程中的代謝無不與蛋白質有關,離開了蛋白質,體育鍛煉就無從談起。

⒉ 代謝吸收

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氨基酸的吸收通過小腸黏膜細胞,是由主動運轉系統進行,分別轉運中性、酸性和鹼性氨基酸。在腸內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不僅來自於食物,也有腸黏膜細胞脫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質進入消化系統,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質由糞便排出體外。

食入的蛋白質在體內經過消化被水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後,重新合成人體所需蛋白質,同時新的蛋白質又在不斷代謝與分解,時刻處於動態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質的質和量、各種氨基酸的比例,關係到人體蛋白質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長髮育、孕產婦的優生優育、老年人的健康長壽,都與膳食中蛋白質的量有着密切的關係。

⒊ 蛋白質需要量

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瘦肉、蛋類、豆類及魚類中。平均一天之中蛋白質的需要量最少約是45克,也就是一餐大約15克。

蛋白質的需要量,因健康狀態、年齡、體重等各種因素也會有所不同。隨着年齡的增長,合成新蛋白質的效率會降低,肌肉塊(蛋白質組織)也會萎縮,而脂肪含量卻保持不變甚至有所增加。這就是爲什麼在老年時期肌肉看似會“變成肥肉”。身材越高大或年齡越小的人,需要的蛋白質越多。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工作壓力大的都市白領、經常熬夜工作、嬰幼兒、青少年、年長的父母、手術康復者和運動員每日可能需要攝入更多蛋白質。

⒋ 蛋白質的合理使用

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質含量因人而異。國際上一般認爲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克的蛋白質。

⑴ 蛋白質缺乏症

蛋白質缺乏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發生,但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更爲敏感。

成年人:肌肉消瘦、肌體免疫力下降、貧血,嚴重者將產生水腫。

未成年人:蛋白質的缺乏常見症狀是代謝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減退,易患病,遠期效果是器官的損害,常見的是兒童的生長髮育遲緩、智力發育差,視覺差,體質下降、淡漠、易激怒、貧血以及乾瘦病或水腫,並因爲易感染而繼發疾病。

⑵ 吃雞蛋重年齡

據專家介紹,蛋白質的補充,要看兩方面。

一是年齡,青年人一天1-2個雞蛋,老年人每週3-4個,並且最好只吃半個蛋黃。

二是運動量,18-45歲男性,從事極輕體力勞動,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爲70克;若從事極重體力勞動,則需要110克。

雞蛋不可空腹吃,不利於蛋白質的吸收。光吃蛋黃或蛋清都不好,蛋白質不光存在於蛋清中,蛋黃裡也有大量優質蛋白,還有膽固醇、脂肪、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價值非常高,兩者一起吃,所提供的營養才豐富。

⑶ 食物可替代雞蛋

1個雞蛋或一杯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在10克。現在物質豐富了,太多的食物能提供蛋白質。比如:2兩牛肉或魚肉含蛋白質約20克,2兩豆腐約含10克,另外,主食裡,2兩面條也含8-10克蛋白質。一天三頓飯,很容易就達到人體需要量。“以現在的飲食結構,每人一週4-5個雞蛋足夠了。

⑷ 過剩反而有害

蛋白質,尤其是動物性蛋白攝入過多,多餘的蛋白質並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對人體同樣有害。首先過多的動物蛋白質的攝入,就必然攝入較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其次蛋白質過多本身也會產生有害影響。正常情況下,人體不儲存蛋白質,所以必須將過多的蛋白質脫氨分解,氮則由尿排出體外,這加重了重肝、腎等器官代謝負擔,而且,這一過程需要大量水分,從而加重了腎臟的負荷,若腎功能本來不好,則危害就更大。

長期的高蛋白飲食還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出現“蛋白質中毒綜合徵”,表現爲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過多的動物蛋白攝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攝入過多,這樣可加速骨骼中鈣質的丟失,易產生骨質疏鬆。

蛋白粉對於健康人來講就更沒有必要了。“只有體弱多病、嚴重營養不良,高燒等疾病引起的食慾低下,孕產婦等人羣,可適當吃蛋白粉。”

⒌ 蛋白質與身高

人體的骨骼等組織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在體內新陳代謝的全部化學反應過程中,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而所有的酶均由蛋白質構成。對青少年增高起作用的各種激素,也都是蛋白質及其衍生物。此外,參與骨細胞分化、骨的形成、骨的再建和更新等過程的骨礦化結合素、骨鈣素、鹼性磷酸酶、人骨特異生長因子等物質,也均爲蛋白質所構成。所以,蛋白質是人體生長髮育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增高的重要原料。少年兒童及嬰幼兒增高離不開蛋白質。

據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動物性食品供應不足,每人每年只平均供應2千克肉,12.5千克奶和奶製品,2.5千克蛋。當時12歲學生平均身高只有137.8釐米。戰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動物性食品增多,每人每年食用肉達13千克,奶及奶製品25千克,蛋類15千克。1970年調查,12歲少年(少年食品)的身高已達147.1釐米,平均增高9.3釐米。從這個例子說明蛋白質(蛋白質食品)食物對少年兒童(兒童食品)增高所起的作用。

嬰幼兒(嬰幼兒食品)、少年兒童生長髮育所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食品)、鐵(鐵食品)、鈣、磷等無機鹽及部分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在蛋白質食物中也同時可以獲得。所以,有些兒童少年只喜歡吃素食(素食食品),怕吃雞、魚、肉、蛋等葷菜,或是在家長的催督下才勉強吃一點,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必然會導致因蛋白質缺乏而影響身高。

要注意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堅持以糧、豆、菜爲主,適當增加肉、魚、蛋、奶的量,以補充身體發育的充足營養,保證身高增加的原料,促進個子長高。

⒍ 特殊人員補充蛋白質

⑴ 分娩後

對於分娩後蛋白質的攝入要注意三點:

第一,蛋白質的攝入量要足夠,因爲新媽媽哺乳需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

第二,蛋白質應該是優質的,一般來說,魚蝦類蛋白質比肉類要好,肉類白肉比紅肉好。

第三,蛋白質攝入要均衡,不要只選擇一種食物吃。

產後營養方面應該遵循的這樣幾條原則:每天營養攝入足夠熱量;葷素搭配好;各類魚、肉、蛋、禽蛋白質要均衡;爲了增加乳汁量,可適量增加湯類(魚湯、肉湯)的攝入。少數人乳汁量不夠,下奶比較慢,爲了有助於下奶,可喝一些加有中藥成分的湯類。這有助於母親身體的恢復調理(子宮收縮、惡露排出),下奶通暢,並可補充營養。

⑵ 健身人羣

健身鍛鍊期間,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比其他階段要旺盛得多。在健身鍛鍊期間調整我們以往的飲食結構,實現食物多樣化,粗糧細糧均衡搭配,動物蛋白合理分配到每一餐,適量攝取豆製品,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們每一餐的營養價值。在這一情況下進行健身鍛鍊,最終表現出來的結果是健身效果明顯提高。

專家提醒,健身的人,運動後一定不要立即吃肉類、雞蛋等酸性物質,而要補充足夠的水,吃些蔬菜水果。補充蛋白質要在運動一個小時以後。否則使體內乳酸分泌過多,更疲勞,不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