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臺商百強 新南向最愛這一國
▲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發表東協臺商500強大調查。▼ (圖/記者林淑慧攝)
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臺商勇闖東協十國成果豐碩!中華徵信所今(31)日發表東協臺商500強大調查,統計結果發現,共有175家臺商在越南投資,是臺商投資家數最多的國家,臺商總營收達新臺幣3207.9億元,純益率達7.51%的獲利能力,也名列東協十國之冠。
中華徵信所與財訊今(31)日共同主辦「東協臺商500強論壇」,發佈臺灣第一份「東協臺商500強排行」,並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凱撒衛浴董事長蕭俊祥與會。
依據調查統計,若以營收標準來觀察,到東協投資的前100名臺商,在2016年的總營收達2.29兆元臺幣,比2015年成長22.46%;從獲利來看,也比2015年成長2.73%;總稅後純益爲708.37億元,純益率爲3.09%。共有48家公司營收成長,84家公司獲利,顯示多數臺商2016年在東協市場都有不錯收穫。
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指出,越南仍是臺商佈局東協市場的主力,不論是臺商的投資規模或是獲利能力,都名列東協第一。
另外,針對新南向的未來挑戰,劉任表示,東協是一個內含十個國家在內的地區,臺商往東南亞市場發展,必須從三大方向着手:一、改變市場佈局;二、改變代工投資佈局;三、改變大投資思維。
劉任指出,東協是個對區域內比較沒有約束力的新興地區,有不同文化、不同國情、不同市場消費習性,臺商往新南向發展,要把東協當成十個國家來看,充份瞭解後再選定適合的市場來佈局。
其次,臺商必須改變代工投資佈局思惟,應積極思考如何用優勢,如用軟實力進攻市場,而非純以代工基地的想法,纔不會重蹈投資大陸,只重代工、不搶內需市場的覆轍。
「新南向不是砸大錢就好,必須落實在地化發展,」劉任指出,臺商投資方向需融合當地國情,並善用該國鼓勵政策、多元佈局,並考慮「三攻道路」:攻原物料、攻內需打品牌、攻基礎建設。
中華徵信所表示,該調查是以東協「臺資方合計持股超過50%的企業」、「臺資方持股雖未超過50%,但臺資方具有經營權或有董事身分具有重大影響力之企業」,再以中華徵信所集團資料庫550大集團的東協961家子公司及轉投資爲基礎樣本,如遇上樣本不足部分,優先以其他公開發行公司之子公司補足,或是以公開臺商名單來進行國際資料的比對和取得,統計至2016年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