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訓課表② | 不同跑量,不同練法!

當下,隨着全國氣溫驟降,運動員們也迎來了“冬訓”最佳訓練時期。提到“冬訓”訓練思路,相信每位跑友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思路,如果非得找一個訓練共同點,那就是大家都想利用“冬訓”增加一些“跑量”,繼續夯實自己的耐力水平,提升專項運動厚度。

當前,隨着大衆跑友的競技水平越來越高,大家的全年跑量也在持續增加,不少精英跑友的月跑量常年保持在“400公里”以上。

那麼大衆跑友,“冬訓”期間的跑量應該達到多少更合適?或者說不同的“跑量”,訓練思路是什麼? 在給出不同“跑量”訓練思路之前,我們需要再次認識“跑量”對馬拉松運動成績的影響。

首先,“跑量”是基礎。從運動訓練的角度出發,“冬訓”週期訓練時間比較長,可以堅持大運動負荷訓練模式,爲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展開系統性準備過程。此外,不同運動項目由於其專項的特異性,決定了其競技能力構成因素的差異性。

以全程馬拉松爲例,42.195公里的“大運動負荷”比賽特徵,不僅對馬拉松運動員有氧耐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決定了馬拉松項目“大運動負荷”的訓練特點,而貫徹高質量“跑量”,則是提高馬拉松運動員有氧耐力、混氧耐力、速度耐力、無氧耐力的基礎。

其次,“強度”是關鍵。所謂的運動負荷包含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人體對於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外部加入人體的負荷,能引起人體功能的改變,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的負荷,這就是機體對訓練負荷的生物適應現象。

在科學、系統訓練的前提下,運動負荷的適度增加(跑量和強度)能夠導致運動競技水平的顯著提高,但當運動負荷超過了運動員身體的最大承受能力,運動員機體容易產生劣變現象。

這種劣變現象會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的提高產生消極作用,不僅阻礙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甚至可能導致運動員因身體“垮掉”過早結束運動生涯。

因此,當我們認識到“跑量”和“強度”的關係和重要性,就要去權衡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基於以上觀點的認識,結合當前大衆跑友的訓練條件和可實現的訓練負荷,“冬訓”期間的跑量分類,大致分爲:200公里/月;300公里/月;400+公里/月。

雖然部分大衆跑友受工作和家庭的影響,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多時間花在跑步上,但是月跑量200公里,應是備戰全馬的最低跑量保障。

或許有不少有天賦的跑友月跑量不到200公里,也可以“破3”,但對於大部分大衆跑友,200月跑量是必須要堅持的。月跑量200公里,每週僅50公里的跑量,爲了抓住重點課訓練質量,就不能訓練次數太多,可以分爲3次訓練。

其中,週末要保證1次20公里+長距離訓練,週中2次課,安排1次混氧(間歇)強度訓練,1次有氧訓練或1次核心力量訓練。

如果工作壓力沒有那麼大,家人也很支持,又有時間進行系統訓練。對於大衆跑者來說,月跑量300公里,是比較適合,也比較容易取得跑出好成績的跑量。

月跑量300公里,可以分爲4~5次訓練。其中,週末兩天可以適當嘗試“背靠背”訓練模式,其中要保證有1次25公里+長距離訓練。

週中2~3次課,可以安排1次混氧(間歇)強度訓練,1次有氧訓練,1次慢跑訓練或1次核心力量訓練。

大衆跑者跑量達到400公里+/月,已經屬於“半職業”選手的跑量。首先,你要考慮到的是身體恢復能力,康復保障,以及工作環境等,是否可以一直支持你貫徹“大運動負荷”模式。月跑量400公里+,可以分爲5~6次訓練。

週末可以嘗試間歇訓練和長距離“背靠背”訓練模式,其中長距離要保證25公里+起步。週中3~4次課,可以安排1次混氧(間歇)強度訓練,1~2次有氧訓練,1次慢跑訓練或1次核心力量訓練。

總之,“冬訓”週期訓練是一個漫長訓練的過程,它強調訓練計劃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連貫性,講究的是週期訓練的整體性。

大衆跑友要重視系統訓練,關注身體表現,並能夠及時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調整訓練負荷,銜接好課與課之間的關係,才能保證運動能力穩步提升,從而在開春找到最佳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