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國軍零戰力」挨轟 陳廷寵笑稱不隨小丑起舞 公佈致詞全文
陳廷寵。(藍孝威攝)
羅際琴。(黃福其攝)
退役上將、前陸軍總司令陳廷寵於9月29日舉辦的「陸軍軍官學校在臺覆校70週年慶祝大會」上,致詞說「黃埔歷史的傳承」,喊出「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另稱「國軍戰力是零,擋不住共軍」,引發外界爭議。陸官校友總會理事長羅際琴昨天拜會陳廷寵表達關心,陳廷寵回覆「不隨小丑起舞」,但羅仍認爲有必要公佈講稿,還原真實,讓外界公評。
羅際琴說,當天是他邀大學長陳廷寵講授黃埔校史,陳在臺上致詞是照稿念,確有提到「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至於「國軍戰力是零,擋不住共軍」則是陳尚未致詞前,媒體湊上麥克風問對國軍戰力的看法,陳不知是媒體,不假思索地作出答覆。陳的意思是指「精神戰力是零」,因現在國軍不知爲誰而戰?爲何而戰?
羅際琴解釋,戰力分「精神戰力」,還有「物質戰力」,前者是思想、信仰,後者則是槍砲,兩者是相乘就是「整體戰力」。精神戰力一旦是零,整體戰力就會是零,因遇戰就可能丟槍棄砲而投降;甚至精神戰可能是負數,即是所謂叛變,一旦叛變可能把槍砲掉過頭打自己人,變成負戰力。
羅際琴說,近日陳廷寵遭「綠媒」圍剿,他表達關心,建議設法澄清;但陳哈哈一笑說「不隨小丑起舞」,還出示好友、中華文藝協會理事蒙天祥的手書墨寶,內容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以下是陳廷寵9月29日致詞稿「黃埔歷史的傳承」:
我是陸軍官校覆校後第一屆在臺灣招生,民國40年3月15日入校,40 年4月1日老校長蔣公親臨主持下開學,42年6月16日蔣公再次親臨主持畢業的官校第24期學生。當年我22歲,今已邁入90歲大門的黃埔人。校友總會新任會長羅際琴老弟要我來談談校史,我非常高興,因爲今天的臺灣社會由於領導人的無知、無智、歪曲歷史、指鹿爲馬,我們黃帝子孫已淪入了悲慘境地。
我大中華民族的子孫,以五千年光榮歷史傳統文化自豪,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悲哀的是中華民族也有不少的敗類,不顧祖宗的榮耀要做美、日的走狗,竟說我今天在鳳山的黃埔軍校,是臺灣軍校,以統帥自居,我爲它的無知而慚愧。
各位同學,今天我要以黃埔人的資格,利用這個機會談談校史,黃埔軍校成立背景。110年以前滿清積弱,自甲午戰爭後,國勢日衰,日本要求滿清割讓臺灣澎湖等島嶼予日本並賠款白銀二億兩,喪權辱國莫此爲甚,此後清末慈禧專政,民不聊生,在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下,推翻了腐敗的滿清王朝,建立了今天亞洲第一個以三民主義大同理想的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民國雖建國父當選了臨時大總統,但封建的野心家們仍思帝制,袁世凱是最有名的洪憲皇帝,但民氣已開,不旋踵而全國反對力量烽起,他抑鬱而終。
袁氏後又有張勳復辟,更有馮國璋、徐世昌、段祺瑞等之毀法,引起軍閥混戰,北方紛爭未已,南方則有四川的派系分立,如陳炯明爲首的東江集團、鄧鏗爲首的粵東集團、許崇智爲首的福建集團,互相猜忌、勾心鬥角、圖逞私利,當時真是兵連禍結,民不聊生,內憂外患頻仍。
當時北方的蘇俄更處心積慮,先後派馬林、越飛等來華,傳播共產思想,遂有陳獨秀、李大釗等成立共產黨,作爲赤化中國的準備。東方的日本帝國主義者,更利用袁世凱稱帝之野心,提出所謂的對華21條,繼又迎合北洋軍閥的武力政策,成立政治借貸、締結了所謂的「中日軍事協定」,向我國領土進兵,擅自攻打青島,阻撓革命,製造紛亂,以期破壞我國統一。
西方的英、法亦希望保持其在華既得利益,於民國13年8月支援廣州商團叛亂,我革命大業由於內外險阻之情勢,非有服膺主義、訓練精良的革命軍隊,不足以擔當重任,掃除障礙。
因此 國父曾經感嘆的說過:「以往革命事業挫敗,乃由於祗有革命黨員的奮鬥,沒有革命軍的奮鬥所致。」於是下定決心建立實踐三民主義的革命軍隊,特派先總統蔣公赴蘇俄考察,決心把革命事業從頭做起,於焉始創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東黃埔,並派蔣公爲校長,廖仲凱爲黨代表。
當時資源缺乏,財務困頓,正所謂錢、械兩缺, 蔣公以不屈不撓,堅苦卓絕的精神創立了國民革命軍,統一了全國,這種精神就是今天所謂的「黃埔精神」。本校創建於黃埔,興校於南京,遷校於成都,覆校於鳳山,對這幾段歷史的過程來說真是可歌可泣,黃埔師生應永銘於心,不可或忘。
今天我要將這幾段校史詳告各位:一、黃埔時期 (1~6期)母校黃埔的創立,一直維繫着中華民國的命運,這是一所非常特別的軍事學府,黃埔時期共歷六年,此期間學校曾四易其名,民15年1月易名爲「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民17年5月易名爲「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民 18年9月四度易名爲「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前後共招收正期學生7期,1、2、3、4期均在黃埔畢業;第5期在黃埔完成訓練,在南京畢業;後在黃埔續辦的6、7兩期學生,又分別在黃埔與杭州畢業。
黃埔師生爲東征的主力,北伐戰役中均在第一軍服務,爲東路軍主力,隨同蔣公在湖南、湖北與江西先後對吳佩孚與孫傳芳等部隊作戰,其後又攻略浙江與上海,光復南京。民國15年渡江北伐,黃埔學生在北伐戰役中初試啼聲,在作戰中的英勇表現可圈可點,爲軍事上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二、南京時期 (7~12期)民國15年7月9日北伐,至民 17年底全國統一,直到民國26年「七七事變」這十年史稱「黃金十年」。
國府定都南京後,大力推動國防建設,紛紛成立了各兵科學校,國家建設一日千里,國勢蒸蒸日上。在此十年中,國內仍爆發了兩次大戰,一爲北伐後的裁軍談判,國府與閻錫山、馮玉祥之意見相左,爆發成了「中原大戰」;一爲中共盤聚在贛南與皖、鄂邊境,成立了所謂的蘇維埃政府與中央對抗,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歷經五次圍剿,始迫使其向西北流竄,就是今天共軍說是「二萬五千里長徵」,這兩次作戰均屬兄弟鬩牆,但戰爭規模空前浩大,比前次北伐作戰不遑多讓,使得國家元氣大傷。
民國16年中央決定在南京籌設「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以此爲本校,黃埔則改爲預科,嗣因寧漢分裂而暫停,至17年蔣公復出,本校遂得以繼續籌辦,於3月6日在南京正實開學,11月15日奉軍事委員會覈定改名爲「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此期間一共招訓了八期學生,6~11期在南京畢業,12期在西遷途中於武漢畢業,13期及14期一總隊在四川銅梁畢業。三、成都時期 (15~23)隨抗日戰爭爆發 (七七事變)後,本校奉命西遷,在成都11年共招訓了九期 (15~23)此期中爲因應抗日前方重大之傷亡,幹部的補充需求急增,非本校生所能滿足,乃陸續在洛陽、武漢、瑞金、廣州、昆明、南寧、西安、湖北 (均縣)與迪化各省地成立了九個分校,培訓了10餘萬名基層幹部,以滿足抗戰的需求。
抗戰勝利後,民國35年,蔣公覈定本校易名爲「陸軍軍官學校」迄今未再更名。民38年戡亂戰爭全面潰敗,官校於遷往西康途中遭優勢共軍擊潰,政府退守臺灣。四、鳳山時期 (24~)政府退守臺灣後,民國 39 年政府基於國家當時情勢之需要,必須整軍經武,安定社會,才能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反攻大陸。
而軍隊的整建,更需要優秀的幹部爲前提,乃決定首先恢復培養陸軍幹部搖籃的陸軍官校,民國39年8月24日總統蔣公正式任命第七期的羅友倫中將爲校長,趙霞少將爲教育長,馮國徵、胡軌、劉子清少將等先後爲政治部主任,以原陸軍官校第四軍官訓練班爲基礎改編成立。
鳳山覆校後,積極籌辦卄四期招生事宜,10月20日成立招生委員會,民40年元月5日分別派員至臺北、臺中、臺南、花蓮、澎湖、金門等地成立招生辦事處,初試報考人數達三萬餘人,經體檢考試錄取1200 人至鳳山本校複試,3月3日~10日複試後錄取1000名,後因正取生1名未按時報到,以備取第一名遞補,不久該名正取生來校要求入學,經教育長趙霞將軍特准,故本期計錄取1001名。
其中多爲大陸各省各地流亡學生及部隊保送具有高中程度以上之軍中優秀青年,社會青年自由報考者,亦有98名之多 (包含原住民學生2人),這就是我們覆校後第1期的黃埔人,依黃埔序統屬24期,我們是承先啓後的關鍵期。
先總統蔣公一再強調本期的重要性,他說:「你們這一期的學生和黃埔第一期的學生是一樣的,且有過之而無不及」,「要知道假若沒有 24期的學生,我們國民革命軍的歷史不能繼承,而這樣光榮偉大的歷史亦要斷絕,甚至中華民國五千年曆史文化亦將中斷消滅,所以24 期學生的責任對我們中華民族,我們國民革命軍,可說是繼往開來的責任,這個責任要由你們來繼承,並要作25期以後學生的一種領導,由你們來做中心,完成革命事業,挽救中華民族,完成本校第一期學生以來這樣光榮的歷史......,所以希望你們這一期學生比第一期學生更要奮鬥,更要勇敢,更要創造第一期學生那樣轟轟烈烈的光榮歷史,才能安慰他們在天之靈......,完成空前絕後偉大的神聖使命。」
各位同學:如今時過境遷,國際環境改變,我們沒能返回大陸,但我們奉獻了畢生的青春歲月爲整建國民革命軍而努力,曾將國軍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水準,昔日雄姿英發的黃埔鐵漢,今已屆耄耋之年,而後期同學大部也都離開了軍中,成爲備役軍官,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都是黃埔傳人,陸軍官校是中華民國依憲法而成立國家軍校,絕不是臺灣的軍校,說這種話的人,其狼子野心,惡毒的行徑,黃埔人孰能忍耐,我們要在校訓「親愛精誠」的精神感召下,發揚「團結、負責、犧牲」的精神來發揚黃埔精神,傳承黃埔光榮。
不久前往生的12期學長郝柏村一級上將曾在我們24、25、26三期的紀念創校94週年大會上公開讚揚我們後期老弟擔任國防部長的嚴德發先生,他說:「最近我很高興,我們黃埔同學擔任國防部長,在一個表面上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執政者,實際上它是違憲、違法的一羣人,他在這個情況下,公開宣佈"國軍是悍衛中華民國的,是不爲臺獨而戰的"。這是我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曾經講過的話。」
他更一再的告訴我們後期老弟,不要以爲退休了、老了、把一切都放棄了,我們要堅持原則,保衛中華民國,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反對臺獨,朝向21世紀中華民族振興的道路去邁進,這纔是真正的黃埔傳人。
有幾項重要的事項,黃埔人必須認清:
一、民進黨當局在表面上是中華民國的執政者,實際上它是一羣違憲、違法的臺獨份子,他們認爲「今天的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共和國」。
二、中華民國不是一個主權只在臺、澎、金馬,而是主權及於全中國的中華民國。
三、嚴德發曾說:「國軍是捍衛中華民國的,是不爲臺獨而戰的。」郝先生很推崇,他說這是他當行政院長時的堅持。
四、郝一級上將一再強調:「團結、負責、犧牲。」的黃埔精神,其次序是不能顛倒的。(一)團結:是要爲共同的中心思想「三民主義」而戰,這是團結的基礎,其次是領導,要同生死、共患難,堅強一致。(二)負責:是逐級授權,分層負責,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做到人人負責,事必躬親的境地。(三)犧牲:我們身爲黃埔人,要能「臨危受命,臨陣當先,臨難不苟,不求功名」是犧牲精神的最高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