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裡的1993年,中國資本市場到底什麼樣

1993年,股票是上海灘最熱的話題。抓住上海股市機遇的阿寶,通過股票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從芸芸衆生中阿寶變成了黃河路上人人尊敬的寶總。這一年,李李也從深圳來到上海,手握匯豐銀行三千萬,成爲黃河路上最大的餐廳“至真園”的老闆娘。

阿寶和李李,都是熱播電視劇《繁花》中的主人公。《繁花》的故事,是講訴在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上海灘的“野心家”們,因股市沉浮,而人生劇變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寶總就說,那個時候,他雄心萬丈,確實不曉得,這一切不是夢,是醒不過來的現實。

那麼,現實中,1993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什麼模樣?

從中國第一張“股票”——撫順紅磚股票在報社誕生、《深圳特區報》刊登深寶安招股廣告,到飛樂上市、上交所深交所相繼成立,A股在壓力與質疑中侷促起步。

藉着1992年末股市狂歡的東風,A股市場在1993年之後迎來規範化、大規模的發展,當時差不多百年曆史的美國道瓊斯指數不過是3000多點,而上證指數一度突破1200點。滬深股市聯網後,上證指數更是創下1558點記錄,六年後這一紀錄才被打破。屬於A股市場的黎明與繁華,也從1993年拉開序幕。

從此,有人因股票乘風而起,有人因股票半日歸零。

熾熱年代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1992年,鄧小平南下深圳,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也給沉寂許久的中國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3年3月,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在第一次全國證券工作會議上,做了《股票市場的風險與管理》的報告。

1993年4月,《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佈實施。

1993年6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並提出了“約法三章”:

之所以有“約法三章”,是因爲1993年,市場呈現出“瘋狂”的一面。這一年大家炒股票、炒債券、炒開發區、炒房地產、炒美元、炒黃金……經濟熱的發燙。

激情滿滿,卻沒有前車之鑑。一些對金融、資本概念都似懂非懂的企業也摸着石頭過河般的進入了資本市場。寶延收購戰就在這一時期爆發。

資本市場也需要鮎魚?

《繁花》中強總和A先生的登場牽出了電視劇的重頭戲——寶瀛大戰。這場收購戰實則源於1993年的寶延收購戰,這個收購案是新中國上市公司收購兼併第一槍。

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主營文化辦公機械、塑料製品等。

1992年,延中實業法人股佔總股份9%(當時規定法人股不可流通),可流通的社會公衆股佔總股份的91%(這給了門口的野蠻人機會)。

深圳寶安集團在1991年組建股份公司,對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進行投資,同時擴展電子技術領域的業務。延中實業的薄家底、小股份吸引了寶安集團的注意。延中實業與寶安集團一樣同屬綜合性企業,可以擴展寶安集團的業務。

1993年9月4日,上交所宣佈向國內法人機構開放A股交易,一場收購戰拉開序幕。

1993年9月28日,寶安關聯企業寶安華東保健用品公司和深圳龍崗寶靈電子燈飾公司分別持有延中實業4.52%和1.57%的股票。

1993年9月29日,寶安上海公司已經持有延中實業4.56%的股票。因此,加總起來,到9月29日,寶安大家庭所持有的延中實業股票已經達到10.65%。

根據《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次日9月30日中午閉市前,寶安上海公司按規定發佈公告,表示其已持有延中實業5%的股份。

雖然此前十幾天延中實業股票連拉陽線,股票已經由9元漲到12元,但寶安公告一出,延中實業股價猶如火上澆油,從12元直衝19.99元,最終以15.68元收盤,在沒有漲跌停板的情況下,單日漲幅達到30.12%,而且這種勢頭得到延續,10月7日最高衝到42.20元/股。

事後從交割單可以看出,寶安集團在持續吃進的情況下,實際上在1993年9月30日上午收購的股數就已經超過了延中實業總股數的16%,已然成爲延中實業的頭號股東。

突然得知“被收購”的消息,延中實業董事長周鑫榮的一句話,可以很好的表示他的心境“我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得知被收購的”。

延中實業不明白爲什麼寶安上海公司在跳過5%股票後可以一下到16%,不明白爲何寶安公司當日的公告沒有講明持股的具體數量,不明白註冊資本1000萬的公司竟有6000多萬資金購買延中實業的股票。

儘管懵懵懂懂,要想絕地反擊,就必須有所行動。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延中實業表示要“開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反收購路子”。

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就收購與反收購開始激烈的辯論。

寶安集團迴應,文件中所謂的“超過5%”應當以交割單爲準,而交割單隻有在收市後才能收到,所以他們並不知道當時具體買入的數量。並且,1000萬元是公司的註冊資本,經營多年的寶安集團,擁有6000萬元的資金不足爲奇。

延中實業表示公司需要友善資金的加入來擴大規模,只要符合股東利益和公司的發展前途,公司不反對企業的參股和兼併。但是突如其來的敵意收購,無疑對股東和管理人員的情緒和積極性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儘管寶安公司表示他們只是想做延中實業的第一大股東,並且也不會對原有的中層幹部做較大的人事變動,但延中實業還是聘請香港公司做反收購顧問,並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後的最後,深寶安上海公司被罰100萬元,延中實業還是沒有改變他們被收購的現實。

《繁花》中,初闖上海灘的李李,送了寶總一條鮎魚。寶總不解,李李解釋說:“外國人養三文魚喜歡加一條鮎魚,因爲鮎魚有攻擊性,三文魚爲了避開鮎魚只能拼命地遊,所以纔會肥”。李李想當攪動上海灘的“鮎魚”。

而同樣的比喻,也適用於1993年的資本市場。當年,時任寶安集團董事局證券委主任厲偉認爲,上市公司沒有壓力,就會認爲上市了就一勞永逸了。證券市場要引進一些鮎魚,上市公司纔會有壓力,證券市場纔會有活力。

寶安集團冥冥中擔任了中國資本市場第一條“鮎魚”的角色。

夢碎時刻

《繁花》中,414股票的“跳水”是全劇一個重要轉折點。金鳳凰老闆出逃、髮根死亡、當了替罪羊的寶總成了衆矢之的……藝術源於生活,但現實更爲殘酷,當年套牢十萬股民的瓊民源, 同樣改寫了一衆人的宿命。

1990年代中期是我國證券市場由初建階段步入快速發展的時期,法制法規不健全,投機氣氛濃重。

1993年,瓊民源A股在深交所上市。但與當時的牛市相悖,兩年後的瓊民源成了垃圾股,淨資產收益率僅0.03%。後來股東大會批准10送1轉贈2股的分紅方案,並於1996年分紅除權,股票價格漲至7.97元。同年9月,董事會公告披露公司將接管北京凱奇通訊總公司,瓊民源“快速邁進信息通訊高科技領域,加快國際化進程”,股價漲至12.98元。

至此,扭虧概念股、首都概念股、關係概念股等“光環”加在瓊民源身上,瓊民源股票逐漸火爆。雖然瓊民源年報顯示1996年在5.71億元的總利潤中,主營業務利潤僅有39.1萬元,但其他業務利潤反倒高達4.41億元。

含糊的收入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迫於傳言的壓力,瓊民源在《中國證券報》上登出“補充公告“進行答疑,可這份“補充公告”中與此前的信息不一致,不僅沒能答疑解惑,反而讓瓊民源的實際情況更加撲朔迷離。後來瓊民源董事會再次登報解釋:根據深交所的要求,公司在補充公告中將董事會分配預案反映在合併報表中,因而報表的有關項目做了相應的調整……

瓊民源的聲明無法讓人信服。當時就有人提出,瓊民源通過與其關聯企業香港冠聯置業有限公司實現全年收入七成以上的“其他業務利潤”,以造成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的假象;通過關聯企業民源海南公司,實現對資產評估增值的確認,以造成資本公積金大幅增長的假象。

假象無法長久,但卻可以實現一場最後的“屠殺”與“收割”。

1997年2月28日,一筆巨量資金將已近跌停的瓊民源步步推高,以爲發財機會來了的散戶們,開始瘋狂跟進。

當天成交量達5636.2萬股,成交金額13.25億元,佔當日深市成交額的13.2%。

而就在當晚,瓊民源被停牌。

後來,中國證監會在對瓊民源進行調查,調查結果中指出其存在虛報利潤、虛增資本公積金、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爲。瓊民源老闆馬玉和因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1999年,7月12日,瓊民源股票以1:1置換成中關村股票。至此,這場自1993年的鬧劇收場。

瓊民源事件後,證監會公佈了《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修訂稿,要求上市公司要在年度報告中增加新的披露內容。如規定了上市公司對關聯交易應披露的內容,明確要求不僅披露交易方,而且要披露交易內容、交易數量、交易價格及金額。

這一次,股市用殘酷的現實,打碎了衆多投機者貪婪的暴富夢。

野蠻生長

《繁花》中,阿寶拋售電真空股票、倒賣股票認購證一躍成爲寶總。當時瘋狂發展的A股市場,正如爺叔所講,撕裂的就像紐約帝國大廈的兩端,既造就了楊百萬那樣的輝煌,也造成了康伯華那樣的唏噓。

但是人性貪婪,誰願意相信自己是那個敗者?紅廟子市場就見證了股票市場上的無序瘋狂。

四川金融市場證券交易中心,坐落在成都一條長約200米,寬10米左右的小街道上,這條街叫紅廟子街。四川省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四川鹽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就在這裡擺攤發行。

九十年代初,當地一些運營困難的國企把股份制改革當成救命稻草。將股票分配給職工。但擁有企業股票的職工並不看好手裡的股票。因爲這些大量的股票、企業債券暫時無法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也沒有合法交易的場所。於是,一些債券擁有者也逐漸跑到這條小街上來擺攤交易,逐漸的大家稱這裡爲“紅廟子市場”。

但是真正讓紅廟子市場火爆的是一支名爲樂山電力的股票。

1993年4月26日,樂山電力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此時,樂山電力股票在紅廟子已經炒到13元/股。而上市當天,樂山電力盤中最高飆到50元/股。有人因此短期暴富。賺錢的示範效應使得紅廟子的人氣暴漲。

那時的紅廟子街,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們酣暢淋漓、高聲叫賣。沿街擺攤的是大戶,百元大鈔和股票各放一邊,有多少收多少,要多少賣多少。熙熙攘攘的是散戶,他們既是買家又是賣家,股票、股權證、身份證統統攥在手裡,討價還價貨比三家。

彼時,這個野蠻生長的地方,沒有理性、沒有道理、沒有市場監管,沒有人關心市盈率、市淨率、發展前景、分紅……人們只是憑藉名字和股票外觀促成交易。來往的股票於鈔票,編織了一張造夢的網。

巔峰時期,紅廟子街交易的股票多達80多種,每天4萬多人擠入這條“淘金之路”。

利益驅動下,有人開始渾水摸魚。有大戶散佈不實信息,拉擡或打壓價格;有人塗改票據進行欺詐;有企業未經批准擅自發行股權證,市場逐漸一片混亂。

直到1993年5月,政府將股票自發交易市場遷到城北體育場,搭建統一簡易攤位。再後來的1993年8月,中國證監會下文取消各地自發的交易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也逐漸從野蠻生長,變得理性有序。

尾聲

《繁花》中,盧美琳曾是黃河路最賺錢的老闆娘,她總說,炒股票就是賭博。她也從來不炒股票,最後卻因爲股票家破人亡。

但無論多少人折戟股市,A股的車輪仍然不斷向前轉動。這不是勇敢者的遊戲,而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經驗和教訓,讓所有親歷者,旁觀者快速成長、成熟。現實也教育了股民應該回歸理性,更加理智地看待資本市場的起浮。

時代與政策的浪潮幾經變遷,在隨之沉浮的A股市場中,乘風而上者有之,觀望揣度者有之,傾家蕩產者有之……無論是一夜暴富的神話,還是一切歸零的教訓,都是在股市輪迴上演的真實側面。

短短几十年內,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的快速發展,爲各類資本提供了豐富的交易平臺。這是幾代人的努力,也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證明。

如今,中國資本市場在總量、結構、制度創新等方面都發生了重要變化,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之一。

爺叔說“今天的太陽,曬不到明天的衣裳”。1993年已是隻能回望的過去,但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際遇與紅利。答案交給時間,美好留給期待。我們期待新一年的A股,更加健康、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