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筆臺灣 地方學的新展望討會共構地方知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共筆臺灣:地方學的新展望」研討會,來自全臺各地的地方學研究者及實踐者出席發表,與社會大衆分享各領域及博物館如何與地方串連,共構地方知識。(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4月13日、14日舉辦「共筆臺灣:地方學的新展望」研討會,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開幕,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針對地方學的策略發表專題演講,並與臺史博館長林崇熙進行焦點與談,與社會大衆分享各領域及博物館如何與地方串連,共構地方知識,並嘗試運用於解決各種地方問題。
臺灣爲世界十大最脆弱國家之一,在災難不斷的風險社會中,如何才能趨吉避凶?需要回到「地方」找答案。臺史博長期以來注重在地連結,積極與地方網絡串連,鼓勵地方建構地方知識,地方知識並不是無用的學院語言,而是實實在在與你我密切相關的知識,能夠實際應用於解決社會問題,臺史博爲將階段性成果與社會大衆分享,投注全館心力,特邀集地方學的學界與實務工作者,深度討論地方學的現狀與未來展望。
文化部長鄭麗君引用黑格爾的名言:「這裡有玫瑰,就在這裡跳舞吧!」表示,世界的知識體系是從地方開始的,每個人都是在地知識的生產者、詮釋者、傳播者與轉譯者,但在地知識如何出發,鄭麗君說這是重建歷史發展新展望的絕佳起點。重建歷史要從重建地方學開始,對此鄭麗君有三個展望:21世紀的地方學是由下而上、公民參與式的地方學,期望讓社區營造成爲在地公共治理的力量,文化部今年也規劃了博物館政策白皮書凝聚共識會議,希望博物館與在地共同發展;第二個展望是在數位科技時代下,地方學應使用更進步的科技工具,文化部已透過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把過去數位典藏資料重構於「國家文化記憶庫」體系,連接地方知識體系,並與世界知識連結;第三個展望爲在地知識是豐富文化的DNA,應在當代社會不斷地再生,期盼在地知識學不斷地支持臺灣文化發展,未來也將借重臺史博的力量,讓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建置與應用可以深根推廣。
臺史博館長林崇熙則表示,地方學研究應該是大家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站在不同立場書寫地方。既不是專家學者主導,也不同於書寫國史的傳統。林崇熙進一步表示,未來臺史博將致力於11萬件館藏資料的透明化及應用,也會透過文物、口述訪談、推廣與保存在地技藝等方式持續新地方學的推動,透過社會各領域跨界合作,能有效地面對當代社會議題,並深化臺灣歷史文化重要特質,在全民共筆的公衆參與中,促進社會對於臺灣文化的認同。
這2天研討會結合工作坊形式,強調學界、博物館與地方民衆的參與式對話。首先透過專題演講及焦點與談,聚焦社會大衆關注的地方議題,其次透過學界的專業討論,深度分析地方學的各種學術面向。從研討會各議題延伸,臺史博後續將策劃「誰主沉浮—水文化在臺灣」、「臺灣戰後社會運動」等特展,分別從臺灣水文系統之變遷,論證在地知識迴應生存環境危機之內涵,以及透過臺灣社羣行動之歷史,看見受壓迫者從無力者的結構困境進入公民翻轉的有力動能, 深化發展新地方學知識共筆與公衆參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