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積極處理2024年的供給過剩危機
中國大陸大量新增石化產能造成石化原物料巨大的降價壓力。圖/新華社
2024年全球景氣雖然可望由剝而復,逐漸復甦,但是中國超產的石化、鋼鐵等基本工業原料與汽車等終端貨品,仍難以走出「永遠清不完庫存」的暗夜,亞洲各國包括臺灣、南韓、日本、越南、泰國的相關業者也將一時難以脫困。也因此,積極處理供給過剩,將是新年度朝野必須共同因應的產業發展課題。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爲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的綱要,接着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第十四個五年計劃)規畫綱要、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均不斷強調,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希望藉着「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來對中國經濟結構進行深化改革。
經過多年的貫徹執行,中國的產業結構的確在往高附加價值的方向推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高新產業產值不斷擴大,列爲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總值也已經突破一兆美元。國家統計局編制的「轉型升級指數」在2022年達到162.8,比提出供給側改革的2015年,整整提高了53.1,進步極爲顯著。
但是,供給側改革固然解決了國內各省之間重複投資、低端投資的問題,過去八年中國仍然在鋼鐵、石化、造船、汽車等行業進行了鉅額投資,如果拉高到整體國家產能的高度,中國在基本工業產品的產能迅猛擴張,對亞洲周邊各國包括臺灣、南韓、越南、泰國等同業都帶來重大沖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化與塑化產品消費國,在推動進口替代的國產化政策下,中央政府規劃在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浙江寧波、上海漕河涇、廣東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七大石化園區擴產,推動煉化一體產業政策,去年已經有超過20個石化擴產項目陸續完工投產,涵蓋全面的塑膠原料產品,由於剛巧遇到全球去庫存的低迷景氣,大量新增的產能造成石化原物料強大的降價壓力。
中國石化產能在習近平提出供給側改革的2015年,僅佔全球12%左右,但是到了2023年已翻倍到全球產能的25%,過去高度仰賴中國市場的臺灣、南韓、日本石化業者首當其衝。臺灣整體石化產值在2023年衰退14%,僅有1.6兆元,而臺塑集團企業等石化公司的獲利大幅衰退,在臺股指數全年上漲超過26%的榮景中,塑膠類股指數去年逆勢下跌7.89%,在主要類股指數中淪爲後段班,是斯人獨憔悴的「慘業」。
大陸鋼鐵產能過剩、低價外銷的現象比石化業更早,去年臺灣股市鋼鐵指數全年也只能勉強持平,龍頭中鋼公司雖努力提升高功能特殊鋼的生產,仍受到鋼價長期低迷不振的壓力,中鋼在2023年第三季之前,四個季度有三個季度虧損,另一個季度則勉強損益兩平,股價還原每股一元的配息後,全年仍然出現6%的跌價,經營壓力極爲沉重。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是難以解決的沉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提出警告,2022年全球粗鋼產能高達24.63億噸,需求卻僅有18億噸,存在高達六億噸、或是25%的過剩產能,而且過剩產能都集中在中國大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2024年元月公佈的最新統計,2023年中國鋼材出口量超過9,000噸,年增33%,而前11個月的鋼材出口平均單價每噸947.4美元,按年相較大幅跌價32.2%。雖然中國鋼鐵廠在第四季開始執行減產計劃,避免了鋼鐵價格繼續探底,但是要恢復到正常的利潤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美國早在川普總統時期就對中國的鋼鐵與鋁製品祭出高額的反傾銷關稅,歐盟也正在研擬相關的反傾銷政策,但是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因爲中國電動車大舉外銷歐洲而變得更爲複雜,以法國帶頭的歐盟國家率先針對中國電動車與柴油車升高調查層級,也引起中國商務部對歐盟進口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中歐彼此貿易報復的硝煙味極爲濃厚。
所幸臺灣企業大多擁有強健的資產負債表,沒有沉重的債務與利息壓力,折舊壓力也遠比亞洲同業要低,我們期盼經濟部與業者緊密合作,協助臺灣企業加速分散市場,持續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甚或積極參與企業資本支出正在快速上升的北美市場,並且及早佈局烏克蘭戰後重建的商機,臺灣企業原本對中國市場的生態就極爲熟悉,如何擬定趨吉避凶、減少殺價傷害的企業政策,正是臺灣石化與鋼鐵業展現靈活且前瞻策略,化危機爲轉機的最佳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