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健保費率調漲與建立查缺補漏機制,應齊頭並進
2020年蔡總統的國家治理,最成功的莫過於帶領全民對抗新冠病毒,然而,年關將近,走到最後一哩路,抗疫尚未成功,政府仍需努力。抗疫過程當中,居功厥偉的全民健康保險,更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與讚揚。但是,全民健保因爲蔡總統第一個任期累計下來的虧損,已經嚴重到無法迴避,而在抗疫的最後一哩路上,通盤檢討、調漲全民負擔,雖然是不得不然之舉,但政府必須正視對於社會民衆和工商企業產生的影響,而總統也有責任督促行政院,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以降低可能的強烈衝擊。
事實上,現在討論全民健保的費率,漲不漲,已經不是一個問題;有問題的是: 由於涉及到全體國人的健康權益,以及企業界勢必會受到來自三個層面的衝擊:「調漲時機」、「費率漲幅」、以及「配套查漏」。
首先,在「調漲時機」、「費率漲幅」方面,面對今年的新冠疫情,封鎖邊境的政策雖然成功阻隔病毒的侵襲,卻也造成內需市場不振,政府因而提出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企業紓困和振興經濟方案。秉持「風險共同分攤,費用共同負擔」的社會保險原則,衛生福利部在11月已經公佈明年的國民金年保險費率,將從9%調漲到9.5%,影響所及的270多萬民衆,每個月將要多付55元。在這個前提之下,現行4.69%的健保費率,也在「全民健康保險會」的研議後,「兩案並陳」,提送衛福部。調漲到4.97%,抑或是5.47~5.52%的兩個方案,差別在於2021年此時是否要再調漲一次。簡言之,就是一年和兩年的差異;前者是先應急,明年底再討論下一次的調漲,而後者則可能足以支應到後年底。
有鑑於工商企業界今年的營運狀況幾乎已經確定以慘淡收場,而明年新冠疫苗的注射和全球經濟的復甦,現階段看起來,以中小企業爲主體的國內企業,仍然無法排除重大的營運壓力和財務風險。在健保費率被保險人的勞工支付30%、政府10%、企業做爲投保單位則必須負擔60%的現行基礎上,工商企業界需要有調適的時間,因此調漲的時機和調漲幅度,要考慮是否對企業造成雪上加霜的衝擊。由於明年景氣是否能一如預期,春暖花開,有沒有可能開高走低,沒有人敢打包票,因此,更要謹慎。
在「配套查漏」方面,則一定要積極執行。健保財務的思考,並不能只注重開源,而輕忽節流的重要性。政府在調漲費率的同時,有責任告訴工商企業界的是,有什麼計劃、採取了哪些措施,讓必須承擔60%負荷的企業界,有足夠的意願,心服口服的全力配合既定的國家政策。
尤其針對停保後再加保的行爲,賦予更多限制和配套高額付費的限制措施,以及對於海外國人的返臺就醫習性,防堵其間的制度性漏洞,都是這次值得肯定的同步節流配套。然而,這也只是「查漏」的補破網而已,還稱不上是具有前瞻性的健保變革視野。
事實上,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當年的醫藥分業和家醫轉診的制度美意,20多年的驗證結果顯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方面,基層診所的一應俱全,貼心的讓取得處方箋的病患,在診所隔壁自行開設的藥局取藥,肥水不落外人田,已經讓醫藥分業的美意,很難真正的落實。另一方面,近年來,愈來愈多民衆重複就醫、丟棄藥物、浪擲醫療資源,此等不足取的行爲,很難加以有效杜絕;而對於轉診制度,其實只要民衆負擔得起費用,或希望家中長輩能夠獲得最高端先進儀器設備的檢查,前往各大醫學中心越級就診的問題,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社會風氣下,就算祭出高額的負擔費用,也不容易有效改變現況。
其實,民衆並沒有錯,錯在於20多年來,以前的行政院衛生署和現在的衛生福利部,並沒有針對適當正確的就診觀念,進行長期的政策行銷,以改變特定羣體的就醫觀念與行爲,尤其是慢性病患的就醫模式,以及釜底抽薪,更重視慢性疾病的提前宣導預防觀念,還有防治成效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倡導。此外,由於科學昌明,醫療科技突飛猛進,使用昂貴先進的儀器設備,是否有其必要性,有時候並不是病患本身自己決定。
因此,儘管醫界人士與各級醫療院所,對於健保給付的審查制度,長年以來的反彈愈來愈大,而造成同業的專業審查蒙受很大的同儕壓力,這種審查制度應該檢討的,不是存廢的問題,而是如何改善讓事後審查機制更合理化。
檢視健保費率調漲的政策議題,根本的問題還在於保費總額的大餅,如果不能隨着經濟成果而有序的變大,則在景氣前景不明,民衆荷包縮水,新冠疫苗的取得與分配,都還在討論之際,大幅調漲健保費率,實非工商企業界所樂見,也未必是全體國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