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新科七院士-前臺大醫院院長李源德 畢生追求不一樣的醫療

前臺大醫院院長李源德

運用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裝支架,已是國內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方式,而「心臟裝了多少支架?」這句話,更已是流傳在退休族間的玩笑話。面對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前三名,許多人不知道的是,30多年前引進該技術,將心肌梗塞病人拉出鬼門關的,正是工研院新科院士李源德。

在1970年代臺灣未有心臟檢查技術時,李源德就從美國引進超音波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導管檢查等新技術;1982年更以精湛技術從事介入性冠心病、狹窄性瓣膜及心律調節器治療,爲臺灣開創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先河,大幅降低病人死亡率,李源德說,求新、做不一樣的醫療,是我畢生追求。

2003年臺灣爆發SARS疫情,臺大醫院成爲啓動抗煞的首家醫院,時任臺大醫院院長的李源德召集「SARS緊急應變團隊」,對疫疾診療及疫情管理防治貢獻良多。隨着疫情蔓延,臺大醫院「連門把都驗出病毒」,作爲醫者,李源德不能拒絕病患,但身爲院長,也不願讓同仁陷危機,任何一個決定都攸關醫護安全、醫院百年聲譽,乃至疫情走向。縝密思考下,他成功說服主管機關同意臺大醫院暫停急診,淨空消毒,「寧可揹負罵名,也不讓任何一位同仁犧牲」。而從第一個病例到臺灣從SARS疫區除名,臺大醫院以全國不到3%的醫護人力,收治超過40%的病患,獲行政院「抗煞有功」醫療團隊獎,他說,「這座獎是用全體臺大人的血汗及生命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