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央行這次不一樣了

聯邦資金利率與臺灣的重貼現率

3月18日各報皆以「央行意外升息1碼」爲頭條新聞。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央行此次升息,有不少特別之處;也可以說,央行這次不一樣了!

這次升息特別之處

這次升息的特別點有三:1、這是自2011年7月升息,歷經近11年五次降息後的首次升息;2、過去升息多是半碼,於2007年6月創下升息1碼的紀錄之後,曾有九次升息也都是半碼,近15年後的這次,才重現升息1碼;3、央行利率雖然與美國的聯邦資金利率存在連動的關係,但是過去央行多在美國聯準會調整利率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考慮才調整政策利率。

因此,此次央行理事會緊接在聯準會於臺北時間17日凌晨發佈升息1碼的決定之後的同日下午舉行,各界原多推測央行可能會暫先維持利率不變,到6月的下次理事會再來調整。不料,央行這次馬上跟進,而且還是同幅度調漲,瞬間跌破了衆人的眼鏡。

打破跟跌不跟漲之陳例

在以上三項中,值得進一步申論的是第三項的「同日同幅調漲」;它打破了過去利率「跟跌不跟漲」的陳例。以往,央行爲了維護國內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傾向於維護新臺幣的相對弱勢,故在匯率干預上經常以買匯阻升新臺幣,以致在國內引發「阻升不阻貶」的爭議。在利率的調整上,也互相呼應地出現「跟跌不跟漲」的現象,意即央行利率時常跟隨美國聯邦資金利率調降,但不跟隨調漲或漲幅較小。

此現象可參見附圖(此圖也顯示臺灣利率之調整多落於美國之後)。此作法的用意主要在擴大美國與臺灣利率的差距,以增加(減少)資金的流出(流入),藉金融帳赤字的擴大來緩和鉅額貿易順差予新臺幣帶來的升值壓力;換言之,其目的也是在「阻升」。

由協助成長轉爲穩定物價

此次央行同日跟隨聯準會等幅調升利率,作法明顯與往日不同。一個可能的正面解釋是:受惠於臺商迴流投資與轉單效應等因素,臺灣的經濟成長表現亮麗,但物價上漲近期已成顯著威脅,故而央行的施政重點不能不由協助經濟成長轉向爲穩定物價。因此,在匯率政策方面,有必要由壓低新臺幣對外匯價,轉變爲令新臺幣適度升值,以降低進口商品(含原物料)的新臺幣售價,進而緩和國內物價的上漲幅度。從而,利率的跟跌不跟漲也須配合調整。

根據《中央銀行法》,穩定物價是央行的首要職責,協助經濟成長是在國內物價無虞時,才能兼顧的次要任務。國內學者專家應該都會樂於看到央行沒有忘卻其首要職責,故有此次不同於以往的利率調整作法。

期待央行配合收錢

升息除了透過上述影響金融帳、匯率與進口物價的管道,間接發揮平抑國內物價的效果,它直接對民間消費與投資也有抑制作用,故可緩和通膨。不過,央行調高政策利率要能真正產生這些直接與間接的穩定物價效果,仍須央行實際採行公開市場操作,收回市場上的過剩資金,以引導市場利率有效上揚方能奏功。過去,央行多未配合採取收縮或放寬市場資金的措施,致使市場利率之動向與政策利率之調整嚴重脫節,也使央行的利率政策徒具象徵意義,未起實際作用。期待央行此次在這方面也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