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天啊!這是經濟學?

最近有三本經濟學湊在一起聊天,一本是「敘事經濟學」,話很多!一本是「風格美感經濟學」愛雄辯,一本是「激情的經濟學」,它很激動。

它們我都不認識,我的經濟學朋友們都遵守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的典範說,他們把經濟學視爲一種「科學」,以理性爲基礎,假想經濟人與市場機制,希望經濟效應如同命定論可用方法預測,可用模型描述。我過去也很沉醉這種世界觀

但這三本經濟學簡直不按牌理出牌!首先,拉圖的激情經濟學說話,他轉譯90年代塔德「經濟心理學」的主張,它否定社會這個概念、否認什麼交易可以決定公平價格,甚至認爲社會整體是「待造」的,並非穩定的超越個人的結構,它說只有羣,沒有社會!最離譜的是它說競爭誤會爲進步的動因是大錯特錯!只有發明及偶然帶來進步,競爭只是在發明與協調穩定中間的混亂現象!它否認交易只是供需雙方的冷酷計算,它說「交易」是重複行爲不會帶來演化,最根本的生產要素不是資本、勞動,而是「交談」!沒有人之間的熱烈溝通經濟會槁木死灰(1902年的塔德竟然預知今天的網紅經濟)!全盤翻案風行一世紀的學院經濟學。

然後諾貝爾經濟學獎給了席勒的敘事經濟學,這本書它也挑戰數量化經濟預測、對效率市場質疑,對市場理性質疑,它認爲經濟的波動套用傳染病模型,病毒就是用大數據篩檢的關鍵字,這些關鍵字有樂觀組及悲觀組,前者讓經濟(尤其是股市)上漲,後者讓股市反轉,因此不要靠蒐集已經成爲結果的數據來解說未來,好好看人民關注那類故事吧!敘事經濟學就是套民衆的話來窺視他們的心理與心理對行爲的作用,天啊!原來敘事(也就是流行的經濟故事)決定市場的未來,什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打房、量化寬鬆,都得看大家討論的熱不熱絡來決定有沒有效?這還真是激情的經濟理論喔!

還有還有?帕斯楚的「風格美感經濟學」更是用感性人來解讀市場行爲。它說經濟已進入全面美學時代,到處充斥重視感官感受的現象,那種純粹在物質需求打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它說:1、風格,是最大的賣點!美感不是美學而是透過感官溝通的方式。大家都透過消費追求感官風格!

2、美感,是一種生理需求,不只是心理需求,它是必需品!現代人即使是功能性的採買(電鍋吸塵機)也不可能買感官認爲不美但便宜的東西,實用誠可貴、美感價更高!

3、外表,是真實的謊言?別說外表好看是虛幻,內在美麗纔是真實,連希拉蕊在大學演講都說「一個人的頭髮非常重要,它向人們傳達非常關鍵的訊息」美感並非裝飾,它帶來真實的效果!感覺對了!就是真實!別再搞外在內在二元對立。

4、品味,是慾望的表達,外觀會說話,而美感認同是自我主張的表述,讓人跳脫社會標籤取得主動!

總之,只要產品的實際功用水平以上,設計的美感(無論外觀、空間、工藝)的水平就是成敗關鍵因素!它大聲主張「我們所選擇的東西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你膽敢給我選沒品味沒美感的東西看看!)

聽完這三本經濟學的聊天,有沒有懂的我們跟財貨間的情感依附關係?有沒有覺得人類社會不是愈來愈客觀化由什麼機制在決定未來,而是愈來愈結成互爲主體性的羣,一羣羣有不同美感認同的族類?有沒有跟拉圖所想的「生命創造非來自互斗的外在對抗,這些都只是消耗,創造來自看不見的受精卵深處,也就是一種創造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