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發展失速 與綠的距離漸遠
空拍玩家記錄農地種電情形,東一塊、西一塊的模樣「實在不太好看」。(劉震鋐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青山綠水是臺灣的珍貴寶藏,生物多樣性名列世界前茅,但隨着國內能源的需求提高,環境常成爲被犧牲的對象,農地大面積光電的鋪設、光禿禿的山頭,曾經熟悉的青山綠水恐成爲回憶。
「2025非核家園」是執政黨的國家能源版圖,2025年後我國能源佔比爲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但相較於傳統發電模式如火力、核能等,太陽光電板受限於能量密度,因此需要大片的鋪設面積,政府也持續盤點可用於光電發展的土地,但如臺糖砍樹種電、苗栗山頭砍樹破壞石虎棲地、彰濱侖尾東潮間帶灘地受壓擠、知本溼地光電案侵犯原住民傳統領地等議題層出不窮,發展綠能是世界趨勢,但若能源轉型應對措施不足,急於發展往往會鑄成生態難以彌補的傷害。
回到現實,臺灣是座島,不像歐洲國家有鄰國電網來支援內需能源,例如德國可以大力發展綠能,是因爲可以向鄰近法國買核電,在國際的觀念上零排碳的乾淨能源向來都是「核綠共生」,臺灣若廢核,空出的基載電力難以用不穩定的綠電填補,到頭來只是燒更多煤、鋪設更多太陽光電板,碳排問題加劇,環境也持續受害。
但若以穩定基載的核能大幅減碳、以核能扶持綠能發展,臺灣其實有兼顧能源與環境的做法,這值得我們考量現實面,並放下意識形態來思考。
臺灣寸土寸金,農業設施屋頂型光電已趨飽和,綠電20%佔比,以後可能會是50%、80%,未來一眼望去滿滿的太陽光電板映入眼簾,這真的是我們要留給子孫的嗎?恐怕我們與真正的「綠」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