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再提“去庫存” 房地產“救市”力度有望升級

財聯社6月7日訊(記者 李潔)樓市“去庫存”措施有望進一步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強6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聽取關於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和下一步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關工作考慮的彙報。

會議指出,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順應人民羣衆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動已出臺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對於存量房產、土地的消化、盤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又要穩妥把握、紮實推進。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次國常會的核心詞之一,是去庫存。這是5月17日新政後又一重磅級政策表述,在各地首付比例基本調至15%的基礎上,國常會再次以較大篇幅提及去庫存工作,充分說明這項工作的高度緊迫性。”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去庫存工作不解決,會對各地住房消費、土地財政、金融風險化解等工作造成一定困擾。”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此次國常會所提內容對於各地去庫存會有更大的啓發,預計各地後續在房地產方面會做好去庫存的政策儲備和落地工作。

根據易居研究院百城庫存報告,截至2024年4月,全國百城庫存去化週期創新高,去庫存壓力超過2011年和2024年,相比合理值增加了一倍。

具體來看,100個城市中一、二、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爲20.1、23和34個月,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壓力最大。

事實上,自從4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後,樓市便拉開新一輪去庫存帷幕。

隨後,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各地要嚴格落實“以需定供”,統籌安排全年的住宅用地供應,促進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健康穩定。

其中,商品住宅去化週期超過36個月的城市,應暫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同時下大力氣盤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週期降至36個月以下;商品住宅去化週期在18個月(不含)-36個月之間的城市,要按照“盤活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根據本年度內盤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積(包括竣工和收回)動態確定其新出讓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積上限。

土地供應端進行調整後,多部門又出臺了重磅樓市新政,持續推進去庫存等相關工作。

5月17日,央行等四部門出臺新政,涉及降低首付、降低房貸利率、下調公積金利率和推進“以購代建”模式等。政策明確,降低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將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不低於20%調整爲不低於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不低於30%調整爲不低於25%。

分析師表示,隨着各地去庫存工作的推進,從各地售樓處反饋情況來看,市場顯現出積極信號。

據悉,除居民家庭購房資金外,包括實體企業購房、房企“以購代建”等新的去庫存資金在加快進入,都有助於加快去庫存速度。

多位分析師認爲,隨着此次國常會的定調,各地在把傳統去庫存工具用足用好的同時,會增加新的工具儲備,各地還會繼續出臺去庫存政策。

“後續監管層有望進一步提升政策救市力度,加大去庫存政策組合拳。比如降低一二手交易稅費、下調存量房貸款利率、全面取消一線城市外圍限購、加大存量房收購用於保障房,舊改補償以房票形式去化樓市庫存等。”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