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入場“拆雷”股權質押風險 券商鬆上半口氣
(原標題:四季度股權質押到期市值預計高達3156億元國資入場“拆雷”券商稍稍鬆上半口氣)
■本報記者 呂江濤
今年以來,隨着A股各大指數的深幅調整和個股的普遍下跌,股權質押的平倉風險成了市場揮之不去的夢魘。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目前A股市場近七成股權質押的質押方是券商。而自8月份以來,相繼已經有西南證券、東興證券、華鑫證券、華安證券、興業證券和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了股權質押訴訟公告,涉及金額逾30億元。
近期,種種跡象顯示,在監管層的鼓勵之下,包括國資在內的多方面力量正在參與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截至昨日收盤,已經有多隻此前跌破股權質押預警線的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大漲。作爲質押方,背後所涉及的券商可以稍稍鬆上半口氣了。
股權質押
成券商“燙手的山芋”
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昨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6361.86億股,質押股數佔總股本的9.93%,市場質押市值約爲4.91萬億元。其中,68%的質押方是券商。隨着A股持續下跌,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相關股東的股權質押被暴露在了風險之中。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584只個股股價低於相關股東質押的平倉線。
此外,華泰證券研究所10月15日的晨報表示,預計今年四季度股權質押到期市值將達3156億元,其中12月份達到全年最高,約爲1298億元。
9月26日,中信建投公告一口氣披露五起關於股權質押“踩雷”的仲裁事項公告。其中,涉及的四筆股權質押業務出現了逾期,涉及金額高達11億元,有超10億元的本金加利息未償還。
中信建投並非唯一一家因股權質押“踩雷”的券商。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8月份至今,已經有西南證券、東興證券、華鑫證券、華安證券、中信建投和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了股權質押訴訟公告,涉及金額逾30億元。
上市公司方面,9月份以來,累計已有華錄百納、雛鷹農牧、華誼嘉信等逾2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東質押股份觸及平倉線等相關風險提示公告,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出現股東所持股份遭遇平倉導致被動減持。
隨着市場不斷下跌,股權質押違約事件頻現,曾經作爲券商香餑餑的股權質押業務正變成高風險生意。券商在糾結中收緊了股權質押,提高了承接門檻,拒絕某些可能的違約股票。據記者瞭解,目前,已經有券商要求融資人質押比例低於60%,標的全市場質押比例不超40%,而質押率也比較低,流通股創業板質押率給到4折比較困難,即使主板的票給5折的也比較少。
多方發力
降低股權質押風險
近日,深圳國資數百億元資金“拆雷”股權質押的消息,讓深圳本地股集體暴動,A股市場也一度上漲。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獲得深圳國資的資金支持。
昨日,麥捷科技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表示,與深圳專項工作小組接觸過,深圳國資委旗下高新投已協助公司控股股東化解質押風險事宜,並於9月25日辦理了相關股權質押。9月26日,麥捷科技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新疆動能東方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將800萬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給深圳市高新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並對質押給內蒙古東神煤炭有限公司的2000萬股股票辦理了解除質押。
與麥捷科技類似,翰宇藥業實際控制人曾少貴已將2800萬股質押給深圳高新投用於融資需求,佔其持股比例的11.81%;鐵漢生態通過北京銀行深圳分行向深圳市高新投擔保申請5000萬元委託貸款,並正籌劃引入國資戰略股東事宜。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份,深圳市國資委便已入場“抄底”。怡亞通、英飛拓、夢網集團、英唐智控4家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先後宣佈,獲深圳國資入股。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深圳市,全國範圍內已有多達50家民營上市公司宣佈獲得國有資本入股。僅9月份至今,已有18家公司披露了大股東向國資轉讓股權的意向。
此外,面對上市公司流動性問題,保險資金也正在參與化解風險的工作。精達股份近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特華投資與華安保險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特華投資轉讓公司總股本的9%給華安保險。轉讓後,特華投資持股從21.80%降至12.80%,原本持股0.99%的華安保險,持股升至9.99%,成爲精達股份第二大股東。根據精達股份此前公告,在股份轉讓前,特華投資解除了9月份的兩筆股權質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