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不朽

辛酉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3月09日 10 版)

湖南博物館近幾年時常出現在公衆視野中。2012年,湖南省博大修關閉,什麼時候再開館成了博物館愛好者討論的話題。其間,2014年湖南出土的“皿方罍”現身美國佳士得拍賣行,成爲當年的熱點新聞

1919年,湖南桃源縣艾某杉園山的山坡上撿拾肥料,意外看到一個露出土面青銅器,隨即回家告訴父親。其父上山將這個帶蓋的方形青銅器挖了出來。國寶皿方罍便以這種意外的方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很快,艾家挖到青銅器的消息傳了出去,有人到艾家收走了這件罕見的方形器物。不過,艾家人將器蓋留了下來,交到兒子上學的中學,想用它抵學費。校長是個識貨的人,通過銘文認出這是了不得的商代寶物,馬上上報政府,希望追回器身。雖然政府下了訓令,但最終器身不知所終。校長手中的器蓋,幾經周折,1956年入藏湖南省博物館。

2014年,器身現世,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政府也開始積極籌劃購買事宜。這並不是皿方罍第一次現身,2001年,美國佳士得拍賣行就曾拍賣過這件文物,當時,國內兩家博物館曾參與競價,終因價格過於昂貴未果。這次湖南省志在必得,在社會各界通力協助下,皿方罍以洽購的方式入藏湖南省博物館。

國寶迴歸,而博物館大修還未完成,何時能在湖南省博物館看到器蓋合一的皿方罍,已不侷限於博物館愛好者,更成了公衆廣泛關注的話題。2017年,湖南省博物館新館開館,一時觀者如堵。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豐富,一件皿方罍還遠不能代表其水準。同爲商代方形青銅器的“大禾人面紋方鼎”,是湖南省博物館另一國寶。它是省博工作人員廢銅倉庫發現的,最初發現的只是其中一塊殘片,隨後又找到十多塊。省博的師傅開始拼接這座鼎,拼起來卻是一個瘸腿鼎——四個鼎足只有三個,於是只好爲它做了一條假腿。奇蹟的是,兩年之後,缺的一條腿也被找到了,大禾人面紋方鼎也終於可以用自己的腿穩穩站立了。這個鼎的奇妙之處還不在此,它四面各鑄造了一個人面,這人面極寫實,瞠目、高鼻、大嘴、廣耳。在這張大臉上下還寫意地鑄造出角、爪。這個半人獸的神祇是誰,至今也沒有定論。

湖南地處古楚地,各式帶有濃郁楚國風格的青銅器、絲織品、漆器也是湖南省博的特色。唐代長沙瓷器是著名的外貿貨品,湖南省博的長沙窯瓷器,見證了這一段歷史。近代以來,湖湘子弟一直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的中央。其他省市博物館的本地歷史展陳喜歡叫做某省通史陳列或某省文明史陳列,而湖南省博的通史陳列名字叫“湖南人”,顯示出來的是對湖南人身份的自豪和對同鄉成就的驕傲,也算得湖南省博一個特色。

如果要評定湖南省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上面這些與馬王堆出土文物相比都稍顯遜色。

1971年,長沙市馬王堆鄉修建醫院的過程中發生塌方,同時地下冒出可燃氣體,隨後考古工作者到場。早在1950年代初,考古人員就已發現馬王堆鄉有漢代大墓,只是沒有進行挖掘。這次塌方事件,驗證了此前的判斷。於是從1972年到1974年,考古人員用3年時間,對馬王堆1號至3號漢墓進行了考古發掘。通過出土文物可知,這是西漢長沙丞相、第一代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其中2號墓埋葬的是利蒼本人,1號墓埋葬的是他的夫人辛追,3號墓是他的兒子利豨。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可以用震驚世界來形容。薄如蟬翼素紗禪衣,證明西漢時我國織造技術已臻化境博具的出土,呈現出最古老益智遊戲的原貌。覆蓋在辛追棺槨上的T型非衣上繪製着天國、人世、陰間圖景。最下方是一對交頸怪魚,在陰間一池陰冷的死水中游弋,巨人站在魚身之上託舉起大地。地面上辛追夫人在侍女簇擁下緩緩升入天國,貓頭鷹樣的怪鳥爲她打開天國大門。天庭的司閽正俯視着辛追的一舉一動。燭龍飛龍在飛舞,金烏立於太陽之中,蟾蜍站在月亮上跳着詭異的舞蹈。紅黑相見的紋飾、瑰麗的想象,屈原筆下《招魂》中華麗的辭藻,也不過如此。

在所有馬王堆出土文物中,最吸引關注還是因爲吃甜瓜導致身體不適,死於心絞痛,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辛追夫人靜靜躺在湖南省博一層,她所在的區域有個獨特的名字“辛追夫人瞻仰區”。

馬王堆還出土了許多帛書,其中兩份內容爲《老子》的被稱爲《帛書老子甲乙本》。在很長時間裡,這兩份西漢初年的記錄,都是《老子》最古老的版,因其與同行版本的差異,引發學術界巨大的興趣。

辛追夫人相對她的丈夫和兒子是幸運的,由於特殊的原因,兩千年後她仍然“鮮活”。許多身穿金縷玉衣、口含玉蟾、比她身份更高貴的人沒有做到,她做到了。這正如非衣上的紋飾所祈禱的,不要朽壞,要永生。朽壞可以延遲,但永生誰都無法做到。

《帛書老子甲乙本》也是幸運的,相對同時代絕大多數記載,有機會被兩千多年後的人們看到,傳遞更多關於老子的信息。雖然老子的肉身早已無從找尋,但他的思想卻能通過各種記錄方式,始終影響着後人,或許思想可以真正永生。

2021年03月09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