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能自我負責的人個性是怎麼樣?
▲筆者認爲能爲自己負責的人,會比較偏向「務實的樂觀」。(圖/CFP)
●洪仲清/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牀組畢業,領有臨牀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牀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能爲自己負責的人,能充分覺察,知道自主的範圍。即便是面對同一種狀況,自我對話也可以讓自己知道行爲的多種可能性。這麼說有點抽象,讓我們來舉個例子:
本來的自我對話是:
■ 我都這麼努力了,結果還是失敗了■ 這段關係我付出了這麼多,結果什麼都沒得到■ 我得要依靠他人才能活下去■ 我沒有辦法,我永遠做不到
自我負責的自我對話是:
■ 即使知道要失敗了,我還是會想辦法讓傷害降到最低■ 關係也許不如預期,但我學到很多,下一段關係可以注意到更細膩的地方■ 我可以選擇要依靠誰活下去■ 我目前選擇相信我沒有辦法做到,但以後還是可以試試看
在這邊要借用一個常見的概念,可以更清楚地說明。就是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傾向,有些悲觀、有些樂觀。關於悲觀與樂觀,不同學者定義的方式不一樣,我採取一個大部分人能理解的方式定義。
■ 悲觀的人,常把未來想得比較糟,容易有負面情緒,常常把「問題」誇張,還沒做就覺得自己做不到。■ 樂觀的人,常把未來想得比較好,相對容易保持平靜或喜悅,常常專注在「解決方法」,對自己有足夠的信賴。
對我來說,能爲自己負責的人,會比較偏向「務實的樂觀」。也就是不一定預設立場,對未來的可能性保持多元彈性,也許比較好,或者比較糟,又或者就是停留在現狀,都不排除這些可能性。
但是注意維持自己的內在狀態,常讓自己能在平靜或喜悅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做事比較專注,能投入全副精力,容易看見自己還能採取什麼行動因應當下的外境。由於自我認識深厚,對自己能做到什麼、有什麼做不到,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判斷。
這種保有「務實樂觀」的個性或習慣的人,從小在父母親的培育之下,能多次看見「危機就是轉機」的演變歷程。這不管從身邊的例子,或者偉人傳記,都可以拿出來舉例。
▲一個容易悲觀的人,內在所產生的無助與憂慮,容易引發壓力賀爾蒙,甚至可能讓自己失去動機。(圖/unsplash)
像是透過感冒,我們學習怎麼照顧自己,怎麼預防下次感冒的發生。以後這樣的經驗,還可以拿來照顧我們所愛的人。很顯然,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可以算是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孩子。
還有務實樂觀者的內在狀態,對於我們繼續面對生活的挑戰,有正面的幫助。通常樂觀者各項身心健康指標,都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且平均壽命相對於悲觀者更長壽。
一個容易悲觀的人,內在所產生的無助與憂慮,容易引發壓力賀爾蒙,甚至可能讓自己失去動機。因此除了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之外,也會讓我們因應生活的能力與效率都降低,讓我們越活越狹窄,最後真的活成悲觀者自己最初想像的樣子,還說自己想的果然沒錯,成了自己預言中的犧牲品。
最近很常提到父母「關心」跟「擔心」小孩的不同,尤其「擔心」常被美化,因爲裡面包含很多悲觀的想法。像是認爲孩子有高的機率會遇到糟糕的事,不信任孩子能夠照顧好自己,只要有幾個關鍵的失敗,這一輩子就徹底完了…。
所以常有青少年抱怨父母常把事情想得很嚴重,很多事都要管,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不可以」,青少年常感覺自己被批評與否定,連一般性的溝通都有困難。常常最後變成青少年很多事私底下偷偷進行,等到出事了,父母纔會知道。或者親子關係惡劣,家庭氣氛烏煙瘴氣,沒有人對家庭的未來有正向期待。
個性這種事,固然有先天因素,後天的影響也不小,這就很自然要回到教養了。
▲父母可以試試看,在面對孩子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深呼吸,再多一點耐性陪伴。(免費圖庫pixabay)
父母本身的個性,對事物的看法,那是身教、言教,加上潛移默化。前面提到,在危機中看見轉機,是一種眼光與能力,又牽涉到抗壓性與復原力。所以任何教養,都要回到自我成長的根源,那是父母對自己的責任。
這很自然又跟父母怎麼面對孩子的情緒有關,父母願不願意傾聽孩子,跟孩子一起感受他的情緒,這會有一個很關鍵的作用:父母陪伴正處於負面情緒中的孩子,跟孩子一起看見,這時候腦中會自然產生了什麼想法,這些想法的真實性,還有這些想法也會消失,以及負面情緒對於後續問題解決的影響。
文章最開頭那些相對負面的自我對話,即便是一個開朗樂觀的人,也有可能在遭遇挫折困難的時候,暫時浮現在腦海。這時父母能在孩子耳邊,使用「自我負責的自我對話」,陪着孩子走過低潮與不如意,一次又一次,孩子便能內化這些需要經過學習建立的心理對話。
如果父母現在做不到,那也沒關係。告訴自己,現在做不到,不代表未來做不到。即使從小到大的個性都如此,以後還是可以試試看,在面對孩子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深呼吸,再多一點耐性陪伴。
祝福您,因爲想讓孩子爲自己負責,所以我們更能爲自己負責!
熱門推薦》►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一個人最需要負責的對象是「自己」
►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