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喘又無力 心衰竭像不定時炸彈 醫療有新助力

呼吸喘又無力 心衰竭像不定時炸彈 醫療有新助力。(示意圖/Shutterstock)

72歲的孫先生罹患房室傳導阻斷並心搏過緩多年,裝置傳統心臟節律器治療十餘年,近兩年開始有心衰竭症狀,包括呼吸喘及無力,心室收縮功率,也就是左心室將血液打出去的能力僅剩43%,不及正常值的50%以上。

收治案例高雄長庚心臟內科陳煌中主治醫師指出,孫先生雖然左心室功能下降,但卻不低於健保規定的嚴重心衰竭標準小於35%以下,因此無法申請心衰竭病人專用的雙心室再同步化治療節律器,恰好心臟節律器電池沒電要換電池,因此重新裝置了一條新的導線刺激左束支起搏,在急性期術後,左心室功能在較符合生理性心臟節律器的刺激下可達到55%。

●生理性心臟節律器:心搏過緩治療的進階

心搏過緩是指每分鐘心跳少於60次,常見的病因竇房結功能異常及房室傳導阻斷,因而心輸出量低下,引起疲倦、頭暈、昏厥等症狀。

對於像孫先生這樣因頻繁心臟節律器電刺激,造成左心室收縮功率下降;或房室傳導阻斷合併心臟節律器電刺激比例大於40%的病人,現今治療指引或專家建議可將節律器導線裝置到希氏束,或是裝置到左束支,兩者統稱「生理性心臟節律器」,此治療方法是更符合生理功能的節律器治療方式

陳煌中醫師解釋,正常的心臟電流傳導神經路徑,是從竇房結開始發出訊號,經過心房往下傳到房室結,在房室結下傳到心室時,會經過一小段名爲「希氏束」的神經,往下再分爲左束支及右束支,進而引起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縮。

生理性心臟節律器:心搏過緩治療的進階版。(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陳醫師提到,傳統的心臟節律器是裝置在右心室的肌肉上,若節律器發出電刺激在肌肉層,電流傳導方向是逆行的,較不符合生理特性;若是將心臟節律器導線裝置在希氏束上,由此做電刺激,電流傳導會很均勻地往左束支及右束支傳導,因此就會導致較符合生理性的電刺激心臟收縮。

「這個手術需要一定的技術。」陳醫師坦言術式普及原因,主要是將節律器裝置在希氏束或左束支的位置,需要特殊導管及導線,尋找到確切位置也非常有挑戰性,因此執刀醫師至少需要累積10幾例以上,甚至到40例的經驗,才比較容易上手。

陳醫師提到,若是將心臟節律器導線裝置在希氏束上,由此做電刺激,電流傳導會很均勻地往左束支及右束支傳導,因此就會導致較符合生理性的電刺激心臟收縮。(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生理性心臟節律器術後 不良事件下降最多達3成

根據格伊辛格心臟研究中心的Pugazhendhi Vijayaraman醫師團隊研究顯示,病人在接受生理性心臟節律器治療後,發生不良事件包含死亡、心衰竭住院、需升級裝置雙心室再同步化治療節律器的風險下降達3成,因此有逐漸興起的趨勢

生理性心臟節律器最理想是裝置在希氏束纖維的心臟節律器,但有一成的病人可能有較高電刺激閾值,造成減少電池使用年限。而左束支心臟節律器可提供更穩定的左心室心臟刺激,可能是未來生理性心臟節律器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