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院士:柔性電子產業發展需要大量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何淼)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對接科技前沿,推動我國增材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於近日成立了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擔任研究院專家指導委員會首席顧問。
黃維院士以“柔性電子+”未來產業爲切入點,向記者介紹了柔性電子學科的發展動態以及新興科技產業對職業技術人才需求的情況。
他認爲,以柔性電子爲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批掌握顛覆性技術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需要緊跟顛覆性技術發展的步伐,加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等相關單位的協同合作,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精準性、時效性和協同性。
顛覆性技術需注重基礎科學研究
當今世界已進入智能時代,隨着科技迅猛發展,科學革命蓄勢待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催生出一批重大顛覆性技術,形成了若干新產業、新生態、新領域。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聚焦於科技、文化的發展,也更加依託於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
黃維院士指出,信息技術的代際躍遷不斷衝擊技術天花板,加速孕育着顛覆性重大技術變革。顛覆性技術具備變革性、導向性、廣泛性和引領性的特點,其中的核心和關鍵是引領性。通過對科技前沿領域進行全面深入系統地梳理,黃維院士總結了基本涵蓋當今科技前沿關鍵核心領域的八種顛覆性技術,其中包含柔性電子。
相較於傳統的電子系統,柔性電子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極大地拓展了電子器件的適用範圍,滿足了設備的形變要求,爲新一代信息科技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機遇。黃維院士認爲,在科學技術前沿探索基礎上,科技創新可以進一步引領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孕育、成長、發展、壯大。
黃維院士介紹,國家顛覆性創新核心領域的新概念包含着力發展以物質科學爲代表的基礎學科,着力發展以生命科學爲代表的前沿學科,着力發展以信息科學爲代表的應用學科,着力發展作爲科學技術基礎的數學科學等四方面。
“顛覆性技術的培育,需重視其背後的基礎科學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必須建立在夯實相關學科發展的基礎上。”談到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發展,黃維院士特別強調,不斷推進、發展以柔性電子爲代表的顛覆性技術可以在國際舞臺上開啓中國方案,展示中國智慧。
新興科技產業發展需要大量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在飛速發展的情況下也面臨着一些問題:社會就業需求日益增加但高質量、顛覆性職業技術人才產出不足;工作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凸顯職校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技能需求不匹配;與政府、企業合作接軌市場多元化發展能力較弱,辦學機制亟需更新;高技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等方面。
黃維院士指出,以柔性電子爲代表的新興科技產業的落地,恰恰需要職業教育全面對接國際行業標準,增加在智能製造、材料成型、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入,大力培養具有較高技能水平和大國工匠精神的顛覆性技能人才,大幅提高人才質量和數量。
在這一背景下,要培養具有複合型知識的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職業院校就必須新增顛覆性課程體系,加強顛覆性思維模式,突出顛覆性實操訓練。
黃維院士認爲,增材製造研究院應該、也有條件發揮重要作用,積極助力人才培養。一是高技能人才培養要緊跟顛覆性技術發展步伐,加強引導職校與高校、企業、政府之間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隊伍,爲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營造寬鬆的政策環境、學習氛圍,廣闊的動手實操空間;二是建立顛覆性技術產業人才聯盟,加強協同合作,以產業化爲導向,提前規劃研發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及職業技能人才聯盟方案,提高人才培養的精準性及協同效應。
2018年,中國科協與《Science》期刊推出合作期刊《Research》,黃維院士擔任主編。這是《Science》創刊一百多年來的第一本合作期刊,期刊內容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與信息科學、生物學與生命科學、先進材料與柔性電子等八大交叉學科前沿領域的高水平、突破性原創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