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首席經濟學家熱議:A股漲勢還能持續多久?

上週,三大金融監管機構聯合放出政策大禮包,包括央行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創設互換便利以及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證監會發布“併購六條”、市值管理指引、長期資本入市“行動綱領”。隨後,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這一系列超常規、高密度的政策組合拳操作,對市場的點燃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9月28日在2024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

9月27日,全市場超5200只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滬深兩市成交額1455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893億,連續3個交易日破萬億。

A股高漲情緒還能持續多久?多位與會嘉賓認爲,在上週一攬子支持政策“刺激”之後,接下來要看政策預期兌現和實施效果如何,實體經濟能否穩定發展等。

對於當前的政策及形勢,田軒認爲,首先是政策預期管理,應適時“加大並集中火力”來打破一致預期,特別是在悲觀預期蔓延的低谷期。政策制定者不僅要關注當前的經濟狀況,更要關注他們的行爲如何塑造公衆的預期,因爲這些預期,最終將決定經濟的走向。

“我們可以看出,最近國家一系列重磅動作,是符合宏觀政策預期管理正確邏輯的。這也是近期市場反應高漲的關鍵原因。回顧過去一週的種種,對於未來宏觀政策的導向性指引也有所啓示。”田軒說,政策行動應該儘可能跑在市場預期的前面,等市場已經形成悲觀預期時再做出反應,往往會事倍功半。在非常時期,非常政策的出臺應該更“大膽”一點,在政策預期管理方面要有一定程度的“超預期”“突然襲擊”“先發制人”。

“貨幣政策一馬當先,如果財政政策不跟上去,可能也難以持久。”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表示,財政政策跟上最主要有兩點:從中長期看,既要投資,也要結構性改革。從短期來看,要想辦法把消費也拉上去,消費和投資並不矛盾,是相互促進的。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也認爲,短期要看大家預期政策的兌現和政策實施效果。市場信心不足,預期轉弱,根本上的反映就是政策落後於市場曲線,此輪一攬子的金融支持是超過市場預期的,短期來看貨幣政策已經在市場做出了反應,現在大家還有很多期待,如果期望中的事情沒有發生,對市場情緒又將是一種挫傷。另外貨幣和財政政策落地以後,還需要看到實施效果,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如果能實現,那麼信心就會得到提升。從中長期來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以後,經濟企穩回升,根本上還要看結構性改革。

在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看來,在股市大漲的時候,對於經濟的基本面各方面還是要保持冷靜。比如降息不是經濟復甦的充分條件,這是共識,甚至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必要條件;股市上漲之後,需要在恰當的時候有序恢復股市融資的基本機制。房地產止跌回穩是經濟穩定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其中保交房是重心。

“今年經濟下行所面臨的壓力之一來自於股市融資以及背後VC、PE融資的下滑,對經濟中間的資金供應和後面的信用鏈條都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陸挺表示,IPO應該回到簡單的市場化邏輯,IPO企業的關鍵在於能夠盈利、有好的發展前景,是否上市應當由市場來進行甄別,監管需要做的是制定完善的規則,包括嚴禁財務造假、保護中小投資者等等。

田軒認爲,A股還能漲多久,還是得看“身體” 。從中長期看,得“不忘初心”——不能因爲一時繁榮忘記了A股仍然存在的結構性、機制性問題,包括上市公司質量、交易制度完備性、法治建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