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靠近又遙遠 兩岸關係需要新思路
(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灣民心並非一面倒的反中;臺灣社會在意的是如何維繫臺灣現有的民主、和平與繁榮的生活方式,同時能兼顧臺灣主體性的政治地位。臺灣社會民心對中國大陸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複雜情緒,誠如臺灣指標民調的調查結果所顯示:臺灣社會既認爲「兩岸對話協商交流利大於弊」,卻又「對中共反感」。
臺灣指標民調2月調查指出,有77%的受訪民衆認爲「不論臺灣是哪一黨執政,兩岸的政府如果能夠保持對話協商」是「利大於弊」。交叉分析同樣顯示,泛綠民衆有近6成持此看法。不同總統候選人組合下,希望賴清德擔任下屆總統的民衆也有58.1%至63.2%同意此一觀點。
究其原因,兩岸經濟相互依賴是無法忽視的事實。然而兩岸經貿與社會多年持續交流,之所以沒有促進兩岸政府與社會正向的善意,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共政策一直是臺灣最大的安全隱患,同時也是臺灣主權地位最大的挑戰。對於來自於中共對臺的戰爭威脅、經貿制裁等措施,一直是臺灣社會「反中」情節的根源。
臺灣指標民調發現,民衆有77.1%對中共持反感態度,有好感的僅佔11.5%。交叉分析則顯示,對中共的反感是跨越族羣類別的一種臺灣共識。尤其新北市與雲嘉南、20至39歲、國中與大學以上學歷、民衆黨支持者與泛綠民衆等超過8成對共產黨反感,愈年輕的民衆愈反感。
而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泛綠陣營的民衆有95.7%對中共持反感並不令人意外,至於立場偏中立的民衆有74.5%對中共反感,即便傾向泛藍的民衆也有54%對中共反感,僅30.7%對共產黨有好感。
相信兩岸領導人都已注意到,政治前提及中共對臺「硬的一手」是兩岸交流的重大障礙。陸方以九二共識作爲兩岸政府交流的前提,以剝奪「和平」作爲促統的籌碼,不是在抵制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而是把廣大對於維持兩岸政治關係現狀的臺灣民衆推開,把廣大認同中華民國的臺灣民衆推開;更忽略了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典章中所蘊含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
這提醒我們,九二會談距今已30年,不論當年是否形成「共識」,兩岸社會與國際情勢已產生重大轉變;但不變的是,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依然是臺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臺灣指標民調結果已證明,有73.4%的民衆期待下屆總統候選人的兩岸關係主張「維持現狀」,傾向「九二共識」的僅有9.8%。更有79.3%認爲「維持現狀就是獨立,所以沒必要改國號」。更有73.5%即便對中國共產黨持有反感,但也認爲「兩岸政府若能對話交流」對臺灣「利大於弊」。
今日的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社會當然願意和中國大陸發展更緊密的關係,但經濟成長並非沒有極限。近年來陸方致力在國際推廣「中國模式」、「中國方案」,但仍無法說服國際乃至於臺灣社會,「中國模式治理下的人民生活」能否走向或者達到臺灣社會早已享有的自由、民主與繁榮?
我們能理解,「一中」、「九二」,涉及到北京主張「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的國際政治論述,因此有轉向的難度。但若雙方有誠意開創下一階段的兩岸相互理解與求同,臺灣社會也展現出期許兩岸政府間進行對話協商的氛圍時,對於某些爭點暫且「存而不論」,或者「尋找新解方」,反倒是更具格局的「求同」思路。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