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政法機關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題:建設水平的平安中國——政法機關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劉奕湛、丁小溪

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市域社會治理助力“中國之治”……近年來,政法機關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新舉措,維護了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走深走實

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這場爲期三年的人民戰爭進入決勝之年。

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111起案件,已判處涉黑涉惡罪犯1151人,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4193人;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1210億餘元,判處沒收209名被告人全部財產,判處罰金52.9億元。

兩年多來,專項鬥爭積累的基本經驗彌足珍貴。各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嚴格落實“五級書記一起抓”,確保專項鬥爭沿着正確方向健康深入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江西省共打掉涉黑組織16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523個、惡勢力犯罪團伙496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8%;福建省打掉涉黑犯罪組織139個、涉惡犯罪集團599個、涉惡犯罪團伙320個,刑事案件從2012年近40萬起降至去年不到20萬起。

爲了人民、依靠人民,打擊鋒芒對準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麼、厭惡什麼,就打擊什麼、剷除什麼。

安徽省堅持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爲凝聚黨心民心的重要工程,深入發動羣衆、主動依靠羣衆,制定出臺一系列制度文件,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全面推進“一案一整治”,形成了“辦理一批案件、解決一類問題、完善一項制度”的良性循環。

江西省制定出臺《關於打擊防範黑惡違法犯罪推動長效常治指導意見》,對標中央部署的10大重點行業領域整治,結合實際細化拓展爲水利、生態環境、民政等15個行業領域,分別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開展專項整治,並制定長效常治配套實施辦法

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把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各地在積極探索中不斷開創新模式

浙江省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基層政權建設,及時總結推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模式。

安吉縣矛調中心,實行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辦理、“一條龍”處理、“一鍵式”服務,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截至今年8月,全省縣級矛調中心共接待羣衆近89.9萬人次,受理矛盾糾紛24.5萬件,調解化解24.3萬件,化解成功率99.25%。

烏鎮管家”“德清嫂”“武林大媽”“東海漁嫂”“紅楓義警”“西湖羣衆”等一大批羣衆參與平安建設的志願者品牌不斷涌現。

各地政法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貴州省在縣鄉村綜治中心加掛“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標識,設立綜合接待窗口和信訪、人民調解、行業專業調解等進駐單位“一站式服務”功能窗口;北京市緊緊抓住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探索出具有政法特色的“接訴即辦”工作模式。廣東省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出臺做好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全面提升新時代信訪工作和水平、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指導意見。

市域社會治理體系愈加完善

幾年前,天津市河北區滿園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糾紛不斷進入無物業服務狀態,小區內違建遍地開花、車位隨意圈佔,樓棟防盜門及小區內路燈全部損壞。

隨着天津市全面壓實黨建責任,強化社區黨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作用,在街道黨工委支持下,河北區寧園街潤園裡社區黨委決定徹底改變滿園裡小區的無序狀態。

2017年,隨着業委會的成立,臨時進駐的物業公司因爲得到業主認可,與業委會正式訂立物業服務合同。小區修建了大門和門衛室,清理了地鎖,疏通了消防通道,55個樓門前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裝上了小區監控……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着力解決人民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羣衆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浙江政法領域民生服務事項審批流程不斷簡化,審批時間大幅縮短。公安機關除涉密事項外,所有企業和個人民生事項均實現“網上辦”,144個高頻民生事項實現“一證通辦”,民生事項“一證通辦”率爲94.7%,73個高頻民生事項實現全流程“跑零次”。

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政法工作突破創新的着眼點,也是完善和發展“中國之治”的具體體現。各級政法機關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