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大數據爲基層治理賦能

73歲的朱德勝家中今年多了新物件一鍵報警器,能夠一鍵通知子女、物業和社區網格員,隨時告知自身險情智能門磁,準確記錄他每天的出入情況,如果幾天未出門就有社區人員上門詢問。

這是江蘇省南通崇川區智慧社區試點。近年來,崇川區加強數據融合,建立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羣衆獲得感大大提高。

“沒有大型器械施工,正在人工填土,未發現大量揚塵。”崇川區學田街道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內,街道政法委書記田鵬正在與巡查的網格員現場連線,詢問施工現場揚塵管控情況。在田鵬面前的大屏幕上,城管指揮、網格信息等各類數據一屏統覽、實時呈現,他身後是專門的數據研判室。

“這套系統在設計之初就強調實戰性,實時高效地實現數據彙集,爲居民服務更加精準及時。”田鵬說。

記者在試點的智慧社區內走訪發現,小區出入口安裝了車牌識別和人臉識別設備,車輛和人員可無感知通行,數據即時上傳;行車道安裝有地磁設備,對消防通道佔用可及時報警;甚至井蓋消防栓都是智能化的,可監測水位、水壓和使用情況……

學田街道網格員陳建華說,過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耗費在日常巡查中,還經常責任不清或推諉扯皮。現在應用大數據和智能設備,如同添了無數雙腳和眼睛,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爲社區居民服務。

學田街道的指揮中心只是南通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體系的基層末梢。今年以來,南通市打破數據孤島,匯聚65個各類部門和10個縣市區數十億量級的全方位數據,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智慧平臺可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迅速處理。

崇川區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作爲承上啓下的中樞,也是區域治理的大腦。區級指揮中心將收集的數據用於分析研判、聯動指揮;街道指揮中心處置具體事件,化解社會矛盾;網格延伸到基層社會的各個角落

在這一治理體系助力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崇川區通過及時上報的數據信息,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卡”,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零確診。

崇川區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主任王強說:“就是要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研判和監測預警,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10月下旬,大數據平臺監測到一家危化品生產企業“異動”:已被責令關停並出租的廠房頻繁有危化品運輸車出入,當月用電上萬度且用電高峰在晚間。執法人員根據數據研判調查後發現,企業確實仍在違規生產,處置過程中曾經的取證難題也迎刃而解。

在日常工作中,基層民警和網格員常常遭遇“兩難”:一邊是大量非警務類或無用警情消耗,另一邊是經常得面對衆多棘手和超出職能範圍的事件。南通市以警務網格爲基準,將“警格”和“網格”融合聯動,打通數據通道進行有效分流。

警力有限,民力無限。”南通市公安副局長杜鬆華說,“警網融合”解決了一些部門“有責無人”的難題,打破了網格員“有人無權”的瓶頸,真正實現了公安減負、網格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