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才能重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現在要開一家賣菜的店鋪,你會怎麼選擇?

有兩個檔口。A檔口在一個菜市場裡,B檔口也在菜市場裡,不過,旁邊還有兩個其他的菜市場。不出意外,大多數人會選擇A,因爲競爭少,賺錢機會多。其實,一些智慧型商販,會選擇第二個。

是不是有點奇怪?這件事就發生在我家附近,從那裡我學到一條寶貴經驗:問題,困在結構裡,解決問題,除了解決問題本身,還要跳出結構看事情。

爲什麼這麼說?跟你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關於買菜:‍

最近寫一條筆記,吐槽家門口的菜市場。意思是:周圍小店,都關門了。地產商不願意看到空着的店鋪,就在附近又開了兩個菜市場。我在想,開什麼不行,非要開菜市場?是不是故意的,還是爲了生存?

我還說,中國人做生意喜歡直接競爭,如果別人做得好,我們直接抄,國外做法不同,他們更懂得互補。比如:如果別人開了超市,他們會考慮做一些超市沒有的商品,或者,提供互補的服務,這樣大家可以一起賺錢。

這麼說,並非空口無依據,早些年還有一個經典故事:

這家超市是美國的Trader Joe's,1967年,由喬·哥倫布(Joe Coulombe)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創立,目前,在全美有571家門店,遍佈42個州,是美國主要的連鎖雜貨店之一。他們賣的東西,跟別的超市不太一樣,要麼質量好,要麼是性價比綜合起來比較高。

所以,我開始思考:三個菜市場匯聚一塊,每個攤位都在賣相似的東西,怎麼還能賺到錢?直接競爭,最後不都得拼誰的價格更低,性價比高嗎?

很快發現,我理解有誤。

這幾天,趁着買菜時,故意和商販們聊了聊。一位老闆娘告訴我,進貨方式是“37原則”。30%的貨物是自己種植的,或者來自大棚,這部分商品不僅新鮮,成本低,利潤也相對較高;剩下的70%則從新發地市場批發來,這樣進貨能保持微薄的利潤。

比如:西紅柿,從通州永樂運過來,賣3.5元一斤。品質和市場上5塊一斤的差不多,客人買過一次滿意了,下次自然就回購了。

不僅是賣菜,大家都在努力積累自己的常客,攤位旁邊放着一個“加微信好友”的牌子,我們每天都會在朋友圈更新一下,週末還會組織團購,很多年輕人都願意預定。

嗯,明白了,原來在看不到的地方,挖掘利潤。

另外,我還發現一家賣魚的攤位特別受歡迎。他們與旁邊競爭對手,只隔着一家調料店,但顧客明顯更偏愛他們。

我好奇地買條魚,本來打算詢問原因。結果,店主賣完後問的話,給出了答案,他說:你打算回去怎麼吃?蒸還是煮?我說,蒸比較好,畢竟新鮮的。

沒想到,他緊接着給我提供幾根香菜,這種恰到好處的貼心,讓我覺得很有價值。

後來才理解,用戶要便宜,就不要爭論價格,應該把心思放在展現其他價值上,表面上看起來在直接競爭,其實是間接性競爭。

可是,這還沒有解決我三個菜市場在一起內卷的問題。

一個商販說,競爭激烈一直存在,三個在一起的優勢是,人流量大,大家買菜都來這,復購率就變高了,這種“集市效應”其實幫助大家把周圍更多的社區流量吸引過來了。

所以,問題困在結構裡,單一視角,往往會限制我們。

第二個故事:巧了,也在家門口旁邊。

這次在左手邊一條商業街上。以前這裡有很多店鋪,像晨光文具、麻辣燙、蘭州拉麪、餃子館、西餐廳和超市。這條街生意一直不錯,每天中午有很多上班族和農民工來這裡吃飯,晚上擼串的也不少。

但這條街店鋪有些老舊,需要翻新升級;無奈之下,有些商戶都搬走了。搬走前,我還特意去我經常光顧的拉麪館,吃了最後一碗麪。老闆告訴我,三個月後翻新完成,他們會搬回來。

聽起來是個好消息,時間飛逝,三個月過去了,有幾家商鋪按計劃搬回來,也有一些被羅森便利店和凍檸茶等新商鋪取代;可生意沒有以前那麼紅火,甚至幾乎沒什麼人光顧。

爲什麼會這樣呢?

我觀察一下,以前店鋪都是小店風格,門牌和整體風格都很樸實,像鄰家小店一樣,價格也親民,很容易吸引顧客。改造後,店鋪門牌變高了,這種高大的門牌,給人一種消費很貴的感覺,原來上班的人和農民工,都去了更遠的一條街。

圖釋:放棄小店形象後的一條街,拍攝於2024.7.28

我自己也去體驗幾家店,雖然價格並不貴,感覺卻明顯不一樣。所以,當龐大結構發生變化時,問題會被放大、或改變形態,導致只看到表面現象。

什麼是結構呢?可以想象成一棟房子的框架,決定着房子的形狀和大小,還決定房子整體功能。不同的情況下,“框架”或“結構”還掌握着事情的發展方式和最終結果。

結構表現爲物理形式,如:地產商對商戶門店的整改要求;也可以是經濟形式,如,我家的菜比你家便宜。

還可以是消費行爲的表現,比如:來我這買菜的多是年輕人,他們注重服務態度,不介意價格稍高。

商業街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周邊人羣,並維持顧客的持續復購;對於左邊商業街來說,門牌和外觀的升級給人一種高端的錯覺,這種做法,忽視最關鍵的一點,即,沒有以周邊用戶爲中心的設計,導致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對右邊賣菜的商業街來說,三個菜市場同在一塊,看似配置造成必然的競爭,實際上,“集市效應”撬動的周邊資源槓桿,無疑提升整個區域的商業活力。

因此,結構決定着問題的形成、發展和解決的方式。

結構裡藏着巨大的改變力量,學會怎麼識別並掌握結構,簡直像人生的一把金鑰匙。

教育使我們將不順心的事視爲“問題”,然後,忙着解決。實際上,創造某樣東西時,行動,是爲了讓新的東西誕生,這和解決問題的動機完全相反。

有時候,遇到棘手問題,第一反應是想馬上解決掉,這種急急忙忙的態度,往往沒什麼幫助,反而讓我們更煩躁。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挺有意思的話:你不可能在問題產生的同一層面找到解決方案;聰明人是在解決問題,真正聰明的人,是在避免問題。

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想要徹底解決一個問題,就要提升思維層次,換個角度看問題。

比如:賣菜的老闆、賣魚的老闆,單純地在價格上競爭,永遠都擺脫不了價格戰;他們成功地把關注點從價格轉移到了服務質量、顧客體驗上,就創造出了競爭優勢。

實際上,他們在利用這一點,只不過看不到更高視角。

系統科學家Russell Ackoff也分享過類似的觀點,他說:你認爲最好的做法是解決問題嗎?未必。最聰明的方法,是把問題轉變成非問題。

這意味着,要重新設計問題產生的環境,讓問題自己消失。這種處理方法不僅聰明,還能從根本上阻止問題再次發生。

說白了,真正的改變,是創造新的結構;結構發生變化時,面對事情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這讓創造重要的事物變得更容易。

要知道,所有重要文明進步,大多是通過創新實現的。

可笑的是,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不是創造性的;與我們通常的學習方式相比,創造過程本身是一種全新的結構,培養創新者的教育與大多數人的成長環境完全不同。

如果只把創造,當作解決問題的工具,那永遠也創造不出真正重要的東西;只有當隱藏的結構真正發生改變時,最小阻力的路徑,纔會自然指引我們達到目標。就像:河牀不改變,河水會繼續沿着原來的路徑流動。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提到,不應該與現實正面衝突來改變現狀,正確的方法是,構建一個新模型,讓舊的模型自然過時。

這就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解決問題,在於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定義問題和解決方案;這種識別力可以讓過時的做事方式迅速變得過時,這就是戰略的成功。

當學會了結構思考,就不會再問“怎麼解決這個煩人的事”,而是會思考“通過什麼樣的結構,創造出我想要的結果”。

顯然,設計結構者是高維的。不過,設計結構和結構化,是兩個東西,前者代表創建一種新框架,實現最終目的;後者代表用系統的方法,分析並解決問題。

覺得過於理論?我舉個例子:

“個人品牌”,四個字很火。我一直不太願意談,因爲建立個人IP非常困難。

香奈兒創始人Coco Chanel說過:“風格是知道自己是誰,想要表達什麼,然後,對別人的看法不予理會(not giving a damn)。”

一個人的價值,是由願意爲你付出最高價的少數人所決定的。注意,是那些少數人中出價最高的,這個價格反映了你個人IP的長期價值。

拿商品來說:有些品牌因爲常年打折,許多消費者只在降價時纔會購買,從不全價購買;愛馬仕、香奈兒和LV非常保護品牌形象,價格一直在上漲,很少有公開的大規模促銷,其產品自身也具有投資價值。

以愛馬仕的Birkin包爲例,從1980年代初推出以來,每年的平均升值率約爲14%,現在已經被視爲一種投資品,其表現甚至超過了同期的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

Coco Chanel 說過:最勇敢的行爲是獨立思考,然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做到不可替代,始終與衆不同。

對於年輕人,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見識,如何打造出IP?花裡胡哨的動作,會浪費掉更多時間精力,最終把自己降格到促銷廉價的品牌上。

提升和創造價值本身看似不難,也很難,實質在於三個循環動作:產品、作品、內容。

產品解決商業化的問題;作品和內容解決影響力的問題,但要持續產出有價值的作品,就需要深入行業、生活中,解決具體問題。

古典IP有很多。

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道法自然”,對中國乃至東南亞都有深遠影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同一個緊箍咒,影響一代又一代商人。

從偉大人物(IP)來看,他們將更多精力放在創造理論體系上。明白這一點,就會理解那些願意爲你出最高價的少數人,這個最高價,反映了個人IP的持續價值。

因此,想擁有高價值,必須要設計自己的結構體系,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你可能會說:“設計結構聽起來不錯,日常中,幾乎沒有機會去設計結構,總忙着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真的很難。怎麼辦呢?”

那就積累:結構性優勢(Structural Advantage)。

當你和別人做着同樣的事情,不管你多努力,最終,都會陷入爲“掌握系統權力的人服務”;你越努力,爲他們做的越多,爭取到自己權力的能力反而越弱。

要獲得真正的權力,需要不斷思考並實踐:“我如何能做出不同,佔據一個獨特的位置?”這要時間和耐心。因爲有了差異化,更容易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比如,3—5年的機會不會有人和你爭。原因有三:

一,大多數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堅持;二,機會在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效果,不會立刻反饋給你成果;三,人們在不確定時,會尋求安全感,他們常常會問周圍人:“你怎麼看這個機會?”來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注意到,有些朋友折騰幾年,還是原地踏步。他們犯了一個大錯誤:從沒考慮過,在哪些方面能建立起持續增長的優勢。

他們常常幻想着,沒有任何優勢,就能單憑努力就超過競爭對手,獲得巨大的回報。

每個人構建“結構性優勢”起點不同,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出發,無論多小,只要能積累,就能在選擇的領域裡,逐漸積小爲大,越來越容易。

所以,可以思考一下,五年後,想在哪裡?這是設計結構的最好方法,從經營角度,同樣受用。‍‍‍‍‍‍‍

問題,困在結構裡。

解構,才能重構;只有識別出龐大的結構,才能察覺到隱藏在當中的細微問題;一旦明白問題所在,就能夠逐步解構一切。願你擁有跳出問題,看結構的能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