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鹽少含「碘」 女主管吃多年竟罹「甲狀腺乳突癌」
▲進口食鹽少含「碘」,女主管吃多年竟罹「甲狀腺乳突癌」。(影/記者嚴雲岑攝)
36歲的姚小姐是公司一級主管,平時工作壓力甚大,雖然她平時極重養生,儘可能挑選天然或進口食材烹煮,2~3年還會固定做一次健檢,但在去年在醫師建議下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後,居然發現左右兩側都有結節,確診爲甲狀腺乳突癌,最大結節約1.2公分。
根據衛福部統計,甲狀腺癌連2年位居國內十大癌症第9名,且發生率逐年攀升。由於甲狀腺問題與「碘」的攝取量習習相關,攝取不足罹患甲狀腺疾病的機率,比足夠者高出1.14倍,聯安診所與臺大應用影響研究室合作,針對1060位超音波健檢民衆進行調查,發現有7成的甲超民衆碘攝取異常,女性佔比58%略高於男性,另有6成受檢者在血液檢查中未發現異樣。
▲病友姚小姐(左)與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合影。(圖/記者嚴雲岑攝)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民衆對於進口食材趨之若鶩,選購鹽品時,也多着重天然、進口等訴求,卻忽略鹽中是否含有「碘」。他說,進口食鹽價格昂貴,有些產品主打含多種礦物質,1公克就要4元,對人體最重要的碘卻無添加半點。
聯安診所走訪各大零售通路調查,市售食鹽含碘與不含碘的比例爲1:20,若民衆長期食用無碘食物而不自知,可能會讓自己變成甲狀腺疾病的高危險族羣。
▲含碘與不含碘食鹽比較。(圖/記者嚴雲岑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若一個國家甲狀腺腫大的人口數小於5%,代表該國的碘攝取量合格。臺灣曾在1944年因地下水含「腐酸質」讓大脖子的人滿街跑,使得臺灣一度成爲「缺碘」國家。雖然後政府在推行食鹽加碘後,情況大有改善,但根據國健署2013年調查顯示,6歲以上的民衆有超過一半缺點,顯示國人的碘問題可能捲土重來。
臺大生化科技系蕭寧馨教授也提到,臺灣女性缺點高峰期爲30~39歲,比例高達34.03%,缺碘不僅影響孕婦健康,還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部發育受損,造成孩童的IQ低落10分以上。因此,她也建議,政府可比照澳洲、紐西蘭,規定一種國人從小到老一定會吃到、也不會吃過量的食物用碘鹽製作,「例如麪包」,才能確保國人碘的基本攝取量,減少甲狀腺問題。
▲臺大生化科技系蕭寧馨教授。(圖/記者嚴雲岑攝)
姚小姐在檢驗出甲狀腺結節後,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切除手術,由於發現得早,術後恢復良好,癌細胞也未擴散到淋巴組織。鄭乃源說,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方式,需透過超音波檢查才能發現,呼籲女性朋友不要輕忽甲狀腺健康問題,「完整的檢查程序纔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