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擾臺》黃竣民/中美軍機頻繞臺 真把臺灣當「竈腳」?

國防事務過度依賴外國的介入,對於國軍士氣也是一種變相的打擊。(圖/翻攝青年日報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解放軍日益頻繁遠海長航與繞島飛行訓練,與美國機/艦在臺海周邊活動的頻率幾乎同步增加,這第一島鏈從北到南是越來越不安寧。日前,國防部證實美國海軍有一架波音C-40A運輸機「循管道申請」,進入我國領空並沿西部陸地的上空一路向南飛行,直到進入南海後經越南飛抵泰國,軍方以這樣罕見公開美軍機穿臺飛行路徑,似乎要刻意迴應先前才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中國蘇愷卅(Su-30)戰機,不過這樣你來我往的行徑,看在我國空軍的眼裡是情何以堪

其實臺灣北部、南部的海域上空,本來就有很多美國的軍機在飛行,況且美軍不見得都是彬彬有禮,其中也不乏行爲傲慢者「一不小心」就會飛進了臺灣的領空;加上現在無人機在技術層面上的成熟,如果真要突入臺灣的空防,其實也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

▲編號「410」的F/A-18「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曾是迫降臺南事件中的配角,該事件也造成國內軍迷們的一陣興奮。(圖/USN)

說穿了,也就是許多美軍私底下心態:「你臺灣就是我老美在罩的…!」所以,如果以一架美國軍機飛越臺灣領空,就想要炒作出那麼多的聯想,其實也大可不必。因爲如果要這樣做比較,不知道國人是否還記得2015年所發生過美國軍機迫降臺南機場的事件(2架陸戰隊航空兵的F/A-18「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其中1架因發生機械性故障,而「預防性」地降落臺南空軍基地),當時還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雖然美、中、臺各方都有自己的解讀,但這樣的意外事件也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30多年以來,在「類軍事行動」上所操作的極限。畢竟,操作每一次的事件都得先經過風險評估,而越複雜的國際關係,所要考量的條件因子越多;也就需要更審慎的評估,盱衡利弊得失,免得因小失大。試想,連當時還是兩岸關係較爲和緩的時期,此舉就能讓中國提出抗議與抓狂,而如今兩岸關係漸行漸遠,若再發生同樣的事件,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自由航行,直接挑釁中國海軍的敏感神經,未來的衝撞可以預期。(圖/USN)

今年從年初起,各國便陸續專注於應付「新冠肺炎」(COVID-19)所造成的全球威脅,而在軍事事務上幾乎都力有未逮,畢竟軍隊本身對於這樣新型態的威脅還準備不周,需要時間才能反應過來,連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都爆出嚴重疫情,即可知道這樣的嚴重性。

現在疫情的發展看似趨緩,反而亞洲區域內各國也多有狀況,北韓宣佈全面切斷與南韓官方的溝通管道、日本擬將釣魚臺改名,再度挑起臺日多年懸而未決的領土與漁權爭議、中國也纔在上個月開完「全國兩會」(「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會議),整個工作重點置於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因應外部環境…等議題,還有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造成社會持續動亂…。

顯然目前整個亞洲也不大平靜,要引起世界關注的焦點何其多,這種美中軍機在臺灣周邊飛行的話題,如果沒有擦槍走火的意外爆發,對於一般國人而言的感受程度根本不值一提,畢竟百姓要的是正常過生活,攸關民生所能影響的內政、經濟議題,遠遠大過於僅有片段資訊的軍事活動。

▲透過大量參與國際的軍事競賽進行練兵,是解放軍無法取得實戰經驗的替代方式。(圖/翻攝Twitter)

隨着解放軍正在進行中長達2個月的軍演,國軍日前所公佈的年度實彈演習也即將接續展開,或許這樣互相展現軍事力量的動作,才能爲目前的執政者繼抗疫有成之後,也延續一些臺灣如何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話題,持續操作以美軍機/艦在臺灣周邊活動的新聞,營造出臺美關係升溫的氛圍,展現出雙方似乎進展到類同盟的夥伴關係,讓國人普遍產生一種想像的畫面,那就是一旦臺海再度兵戎相見,美國肯定會堅決支持臺灣的防衛。

不過,想像歸想像,還沒有發生的事實在也不需要過度地樂觀,畢竟美國雖然有着世界警察的稱號,但在臺灣議題上的權利和義務上,可也是隨着國內風向在擬定政策,這也是民主國家與共產國家在執行力上的差別。反觀所謂的惡鄰居(中國),在整個思想教育上,對於臺灣問題態度基本上是較趨於一致,而臺灣內部在認同問題上的分歧,反而纔是更該要認真考量的因素,這些都是整體軍事力量有沒有辦法正常發揮的關鍵。

▲隨着中美機艦的對峙日益頻繁,難保海南島EP-3E撞機事件不會重演。(圖/翻攝新浪軍事)

只要美中對抗的局面不休止,那從臺灣延伸到南海的軍事對抗秀就不會終止,儘管日前美國內政再度陷入種族議題而造成各地的紛亂,經貿與疫情問題也跟中國鬧得不可開交,但軍事實力在亞太地區還是足以輾壓對手。

對於中共這種時不時的「武嚇」,臺灣人民的態度早就從不安轉換爲厭惡,整個國內氛圍明顯向親美端傾斜。或許越是如此,反而加速造成中國內部針對武統路線的壓力,纔會在最近頻頻有消息放出將武統時間表提前的訊息。然而,這些鷹派的想法卻也在最近暫時被冷卻下來,畢竟中國要成爲強權的終極對手是美國,不能;也沒有必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爲臺灣問題而虛耗實力。

▲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時,解放軍對於美軍的2支航母戰鬥羣苦無對策,只能草草鳴金收兵找臺階下。(圖/USN)

循着歷史的腳步,從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時,中國對於眼皮下臺灣海峽上的美國艦隊束手無策,更別提電子戰…這類的思維,也才真正加深、加速解放軍勵精圖治的決心。到2001年海南島上空的EP-3E撞機事件、2009年海軍監測船「無瑕號」近距離對峙事件、2013年對「考本斯」號飛彈驅逐艦(USS Cowpens)衝撞事件、2018年「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USS Decatur)衝撞事件…已經可以明確感受到解放軍在對美國軍機/艦上的處理態度,這也是各國軍事觀察家所擔心的趨勢,如果哪一天所謂的「自由航行」再次擦槍走火,很難想像誰會是這場意外的贏家;但身處門口的臺灣絕對佔不到便宜。

對於臺美之間升溫的軍事合作與軍購項目,國人雖然可以秉持着樂觀其成的心態,但也別以爲美軍機/艦過度頻繁地出現在臺灣是好事,其實這樣也會間接對國軍的戰力形成一種不信任、也是對於全民防衛的一種諷刺!本身國防事務若過度依賴外國的介入,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回顧南越實例還殷鑑不遠!

熱門推薦》

►黃竣民/美國海軍陸戰隊轉型,臺灣要跟上?

►黃竣民/保住「中海號」真能留下功勳的過去?

►張誠/雙標的國軍武獲政策?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開始!國內旅遊票券快閃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