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竣民/美軍駐臺「牽絆部隊」 怕先成國軍「照妖鏡」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隨着中國解放軍戰力的提升,國外許多軍民智庫或研究機構也在臺海衝突議題上,不斷地爭相發表着各種報告與論點。

日前美軍的「陸軍時報」(Army Times)更有觀點提出,建議要在臺灣永久駐紮一個「裝甲旅戰鬥隊」(Armored Brigade Combat Team, ABCT),並自詡能成爲「牽絆部隊」(Tripwire force),以便平時能對中國產生嚇阻作用;萬一在臺海爆發衝突時,能夠不待美軍馳援,直接做出相應的反應作爲。

▲美軍「裝甲旅戰鬥隊」的陣仗,如果如願在臺灣出現,國軍與其出現的比較效應,將產生何種影響就值得玩味。。(示意圖/路透社)

美軍駐臺歷史

自從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初期,美國因應韓戰的需求並協防颱灣,除了成立正式的「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 MAAG)組織外,也以大量的物資援助當時堪稱風雨飄搖的臺灣。

之後又因越戰全面爆發後,臺灣地理位置成爲美軍長期作戰下的重要後勤轉運站,因此美軍各軍種派駐在臺的人數暴增,人數最多時約落在1968-1970年之間,總數約達3萬人之譜。

但隨着臺灣退出聯合國,中、美關係的穩定,國際戰略環境的改變。因此美軍也逐漸撤出臺灣,前前後後花費約十年的時間。

▲美軍駐臺有其歷史背景,現狀的條件下欲恢復以往的規模,可能性極低。(圖/行政院新聞局

就在美軍全面撤出臺灣之後,國軍就像頓失可依靠的臂膀般,無論是武器裝備、戰術思想、戰備演訓、後勤維保、軍事教育,無不深受影響、停滯,甚至倒退,但是唯一增長的卻是夜郎自大的心態。這一點在經過數十年後,也就是在臺海危機之後,國軍終於又有機會在美軍派來的軍事觀察團面前大顯身手、大秀戰力。

結果,陳腐的部隊戰術思維落伍的通信指揮管制、殘破的後勤補保能力,讓重回臺灣的美軍觀察團真是大開眼界,在充滿震驚與失望之餘,後來也纔會鬧出在紐約時報被刊登出「以爲是以色列,原來是巴拿馬」的悲慘評價。

既然學者都提出要在臺常駐一個「裝甲旅戰鬥隊」的建議,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論調,似乎是希望美軍部隊能重回臺灣進行常態部署

若是以目前國內的政治氛圍,臺灣當然會敞開雙手、並不忘來個大內宣,但美國怎會輕易上當?如果單純以軍事發展的觀點上,這絕對會是對國軍的整體發展與文化改變上產生正面的效應,而且對於國人而言,美國近期在強調防衛臺灣抗中的決心上,也絕對能產生加分的效果

但爲何這樣的論調通常無法在政治上獲得綠燈?關鍵的原因還是得回到軍事服膺於政治的大原則

▲軍事服膺於政治大原則。(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軍駐臺利大於弊?

如果美軍部隊能重回臺灣長期駐紮,理當有更多期待的原因,但天下也不會有白吃的午餐。瞧一瞧美軍一個「裝甲旅戰鬥隊」的準則編裝,除了旅部及旅部連以外,下轄3個「合成營」(Combined Arms Battalion)。

其中2個合成營是2戰車連+1裝步連,另1個合成營是2裝步連+1戰車連、1個裝甲砲兵營(下轄3個155mm自走砲連)、1個裝騎營(下轄3個裝騎連+1個戰車連)、1個工兵營(下轄2個工兵連+1個通信連+1個軍事情報連)和1個支援營(除下轄補給、保修、運輸、衛生連外,還有對前述的各營都設有1個前支連)。

這些林林總總近5千名的官兵、數百輛的車輛與各型裝備如果常駐臺灣,戰鬥力當然可以倍增,但整個開銷絕對不是陸軍目前的作戰區所能吃得下,如果不是美國願意自己買單,長年下來的財政負擔可以預見。

況且,美軍在東北亞的日、韓駐軍行之有年,卻也因駐軍素行與管轄權等因素屢屢鬧出軍民爭議,甚至演變成爲政治問題,所以在這兩國的駐軍規模也逐漸在縮減中。

反觀臺海情勢僅一海之隔,美軍在太平洋地區部署的空軍兵力不僅遙遠,而且能執行遠程打擊的機隊有限,其中還得扣除非妥善的數量,或許有着這樣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感嘆,所以纔有乾脆將美軍部隊常駐臺灣的論調被提出。

▲美國在臺灣2千哩範圍內只有少數幾個基地,應付臺海臨機性的衝突,恐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感嘆。(圖/Tom H. Lee提供)

但是今非昔比,現在解放軍早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如果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解放軍根本沒有像樣的海、空軍,整體國力也因國內的各種問題纏身而無暇多顧,或許這樣的佈局在當時能築起嚇阻效果。

但如今美軍在太平洋上的優勢早已不如先前那般全面,中國致力於構建「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的戰力已見成效,在迫使美軍的戰略構想調整之際,如何從有限資源與人力中做較有利的分配,美國人心中自然有一套衡量的標準。

▲美國軍力雖然仍凌駕於中國之上,但並不表示兩強相碰之後,後續誰將會得利。(圖/Tom H. Lee提供)

沒有比較 沒有傷害

美國一方面得設法保持戰略清晰度以增強威懾力,並提高臺灣人民的防禦意志;另一方面又得維持政策的模糊以避免激化對手,並從中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俗話都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了,萬一臺海兵戎相見還得比較誰更靠譜?

所以,也別一廂情願地認爲美軍部隊再度駐臺就一切完美啊!如果真有這樣的駐軍規劃,除了首先衝擊着臺灣整個防衛作戰計劃的細節與主導權將調整外,就怕在國軍官兵中反而廣泛產生意識型態與心理的轉變,高層對於國軍文化與現狀陋習更赤裸裸地攤外軍的檢驗如何自處?

畢竟軍隊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只怕在還沒能成爲文中所自詡的「牽絆部隊」之前,這一支部隊反而先成爲國軍的「照妖鏡」,變成讓國軍部隊官兵更離心離德的「牽絆部隊」!

▲諸如漢光演習這種戰力展示的項目,對於久經戰陣的美軍看來,其實只是一場聲光效果俱佳的煙火秀,實戰場景根本不會出現。(圖/總統府)

熱門點閱》

黃韻如/血氧機是管制醫材 新加坡卻家戶大放送 淡馬錫基金會如何有感防疫?

施壽全/澄清施打新冠疫苗「猝死」機率迷思

楊智傑/打疫苗猝死 無法確定因果關係應給補償

周治邦/保護主義失敗實例多 國產疫苗如何一掃陰霾?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