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如何尋找落腳點?改善民生指明方向
5月21日,全球健康峰會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講話指出,一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覆,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增長,是國際社會首要任務。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始終將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爲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在此過程中,科技始終是守護人民健康的“利器”。
科技既要“頂天”也要“立地”。
“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爲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回首過去5年,從守護生命健康到助力脫貧攻堅,從促就業助增收到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越來越多的民生科技於無聲處改變人們的生活。
科技鍛造利器守護生命健康
2020年初,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
面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遭受的嚴重威脅,全國科技系統聚焦臨牀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設備和試劑等方向開展抗疫攻堅。7天內分離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和審批上市。疫苗研發5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多款獲批附條件上市。國家衛健委5月24日公佈的最新疫苗接種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51085.8萬劑次。
5年來,科技助力破解基層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我國衛生健康行業大力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積極探索創新便民惠民有效形式,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相繼印發後,各地迅速行動,從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到優化診療流程,從信息共享利用到線下取藥,智能化創新升級舉措層出不窮。
新藥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等重大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癌症、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壟斷,多項高端醫療裝備加速國產化,科技助力民生改善能力明顯增強。
技術領路助致富穩就業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科技特派員杜方平在山巒間默默耕耘近40年,向當地農民推廣食藥用菌種植技術,帶領大家在貧瘠土地上種出“金疙瘩”。
杜方平是中國幾十萬名科技特派員中的一個縮影。
2020年12月,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共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第一線,成爲“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菌草大使”林佔�紜�“油茶博士”陳永忠、“太行山的兒子”李保國……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帶領貧困羣衆和廣大農民走在了康莊大道上。
柞水木耳、涼山花椒……科技支撐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實現科技特派員對建檔立卡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的全覆蓋,遞交了一份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創新答卷。
脫貧致富離不開科技要素,鄉村振興更離不開科技創新。隨着“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科技特派員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科技發展將爲推動鄉村生活富裕、提升農民幸福感作出更大貢獻。
“有飯吃”是第一步,保就業才能讓千家萬戶端穩飯碗。在當前國內外形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以科技創新帶動就業創業成爲社會各界共識。
5年來,科技創新催生出更多新就業形態。依託互聯網平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爲代表的數字經濟,成爲穩增長、保就業的重要抓手。2020年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16.7萬人。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塊屏幕”縮減貧困地區的教育鴻溝,智能機器人填補養老護工空缺,“智慧廁所”破解公共廁所的使用困境……民生科技領域不斷擴大,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在生態保護上,中國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關,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京津冀建成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天地空綜合立體觀測網,以及1千米分辨率的精細網格化多污染物動態源清單。2019年,北京市全年PM2.5濃度爲42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53%。
在交通出行方面,網上訂票、微信買票、無線上網、自主選座、高鐵訂餐等服務載體日新月異,以廣州站刷臉進站爲典型的“黑科技”已經轉變到機器人提供智能服務,智慧斑馬線、智慧路燈、移動警務室、智慧交管大腦等等關於道路交通安全體系的新技術讓出行更暢通。
在法治建設中,信息技術與法治建設不斷融合促進,創造了更高水平數字正義。2020年初,許多當事人因疫情防控不能出庭參加審理,原本應該審結的案件被迫延期。面對這一情況,全國各級法院運用近年來“智慧法院”建設的相關成果,積極開展遠程立案、網上審判、智慧執行,努力讓公平正義不缺席、不遲到。
5年來,從基本醫療保障到助力脫貧致富,從促進就業增收到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科技惠及民生是最生動的中國故事之一。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畫卷在中華大地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