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跌去20%,傳音控股需要走出舒適區
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遭遇寒冬,出貨量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一衆手機廠商紛紛折戟,三星一年出貨量暴跌13.6%。瑟瑟寒冬之中,傳音卻吃着火鍋唱着歌,畫出了一根上揚的大弧線。
在非洲等第三世界的錯位競爭給傳音帶來了成長性,2023年傳音營收同比增長33.7%。有業績撐腰,公司也躲過了A股的泥沙俱下,從22年10月到現在,傳音漲超1.2倍。
但從今年4月開始,傳音面臨挑戰。近兩月傳音已跌超20%。表面看,傳音下跌是因爲業績高增長存疑。傳音過去幾個季度的高增長口罩期造成的需求積壓一塊釋放的結果。但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口罩的低基數效應消失,傳音業績能否高增長存疑。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非洲市場到頂、低端機遇到瓶頸,傳音到了走出舒適區的時候。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提到傳音這個品牌,彷彿有兩張面孔。在消費市場,由於傳音主攻海外市場,國內用戶熟悉它的並不多。而在資本市場傳音可是備受關注的大牛股。
最近兩年,A股各個消費龍頭泥沙俱下。但傳音是個例外,從2022年10月份到現在,傳音股價上漲120%,已躋身千億俱樂部。不過,最近傳音股價開始掉頭向下,近兩個月已經跌了20%。
傳音股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場預期它可能撞上業績拐點,開始從高增長轉向低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傳音營收同比增長88%,看起來業績很炸裂,但實際上這與2023年一季度傳音清庫存,出貨量不高,基數較小有關,同比增速不太具備說服力。
反而是環比看傳音出現了近4個季度以來的首次收入下降,這固然和一季度的銷售淡季有關。但如果結合傳音過去幾個季度高增長的邏輯,也能看出公司營收要到了降速的節點。
從2023年二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傳音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23.5%、39.2%、82.4%、88%。傳音能有這麼高的增長,與非洲的口罩事件有關。傳音的營收基本盤是非洲,“口罩”造成經濟不景氣既打擊了非洲運營商們的投資意願,寬帶普及降速,又打擊了用戶的購機熱情。這些因素加起來,使傳音2022年出現了營收的非正常下滑,其營收同比下滑了6%。
但到了2023年,非洲用戶消費信心回覆,加上廠家給了更大力度的分期優惠降低了消費門檻,非洲手機銷量重回增長。因此,傳音過去4個季度的高增長是非洲22年、23年兩年非洲需求積壓一塊釋放的結果。
按照這個邏輯,兩年的需求釋放到今年一季度就該結束了。所以接下來的財報中,傳音要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可能比較困難,一季度傳音庫存週轉天數增加了10天,也預示着傳音的銷售難度比過去幾個季度大了一些。
想要維持高增速,傳音只能走出非洲舒適區,去參加到更全面的全球化競爭中,而這也會給它帶來新問題。
被迫走出舒適區
當小米、藍綠廠爲了市場份額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傳音卻一副“與世無爭”的狀態在非洲市場大賺特賺,彷彿身處兩個世界。但現在傳音也到了要爭份額的時候。
傳音已經夠到了非洲的天花板,早在2021年傳音非洲營收就達到了243億,但到了2023年,傳音非洲營收反而只有220億。非洲做不了增長後,傳音只能走出舒適區,去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場。
從非洲向其他海外市場拓展,傳音也面臨很多新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傳音能不能複製非洲,在其他海外市場證明競爭力。
如果只從數據看,傳音最近在非洲之外的市場做的尚可,但仔細觀察市場結構會發現,傳音市佔率領先的大多是“蒼蠅腿”市場,就是像孟加拉國這種幾乎競爭程度很小的國家或地區。在競爭強度稍大的地區,傳音並沒有展示出擴張的能力。
比如印度,2023年傳音在印度智能機市場佔有率爲8.2%,排名第六。而在2019年,其印度市場佔有率爲6.72%,排名第四。顯然在激烈的競爭中,傳音的提升並不明顯。傳音競爭力不強也不難理解。其產品力還和主流的手機廠商存在差距,按照自媒體“市界”的說法,目前傳音仍有超過50%的出貨量爲功能機,智能機佔其出貨比例不到一半。
這也就延伸出了新問題,在傳音向非洲之外市場的拓展中,盈利能力會受到挑戰。和常識有些相悖的是,落後的非洲市場其實很賺錢。2023年,傳音在非洲的毛利率是31%,非洲之外的市場是21.1%。
傳音在非洲市場利潤最高也不難理解。一來非洲市場競爭強度小,傳音可以低配高價,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二來,某些情況下,越低端,越賺錢,因爲用不着資本投入,用不着研發投入。比如,過去靠低端機打天下的傳音,3%左右的研發費用率就夠了,而小米在7%以上。但如今傳音到了和手機巨頭直面競爭的時候,其研發、資本投入也都需要補齊,這也給它未來的利潤埋下了隱患。
由此可以看到,傳音接下來會面臨,競爭變大,投入增加的局面,導致其未來利潤存在很大變量。資本市場也開始對它變得謹慎起來。
到了回到產品邏輯的時候
過去傳音的成功,核心是在極爲成熟的手機市場中,找到了全球範圍內相對空白的下沉市場,並形成下沉版的供需配對。
傳音過去主攻人均GDP低於5000美元的第三世界國家。而主流手機巨頭的產品很難和這些國家匹配上。畢竟對大多數手機廠商來說,中、美等市場纔是大本營,手機巨頭就算進入第三世界市場,也只是在旗艦機的基礎上做修改,可以省去新建產線的成本。
比如,oppo剛剛在印尼推出了一款旗艦機。和國內發行版本相比,印尼版的處理器與屏幕,更換成了廉價版本,其餘幾乎沒有更改。但問題是,手機巨頭的低配版,第三世界依然消費不起。
以伊拉克市場爲例,三星在當地的手機均價超過1800元,小米約爲1600元,榮耀和realme都在1200元左右,但傳音卻做到了861元的極致低價。在整個中東和非洲地區,傳音的售價約爲所有品牌平均售價的一半。靠着極致的價格力,傳音也成爲了非洲乃至第三世界之王。
價格優勢又是靠着新的供給關係。主流手機巨頭每年都在搶奪最頂尖的零部件。而傳音一直是撿二三線供應商的成熟產能。例如在攝像頭模組這個市場,主流旗艦手機大多會使用索尼或者歐菲光的零部件。傳音的攝像頭供應商之一,卻是主打中低端的湖北三贏興電子。
這也構成了傳音的殺手鐗,其所有的產品和供應鏈都專爲新興市場而設,對每一個零部件嚴格把控成本,把低端的產能用在低端的市場上,形成下沉版的供需配對。這套戰術在第三世界自然屢試不爽。但現在傳音逐漸到了和其他手機巨頭直面競爭的階段,公司也到了要證明產品力的時候。
但傳音仍沉醉於機海戰術,旗下三個子品牌,每個子品牌又存在多個二級子品牌。機海戰術下2023年傳音共發佈53款手機。但機海戰術的優勢是嚴絲合縫地覆蓋所有價位的消費人羣。但也很容易透支產品質量,出現後勁不足。當吃完下沉市場紅利後,傳音終究需要一款高品質手機向上進攻。
過去,靠着下沉版的供需配對以及機海戰術,傳音輕鬆成爲無數亞非拉老鐵的第一部智能手機,自身也獲得了遠高於行業的增長。但低垂的果子吃一個少一個,投資者也終究會向傳音發問,那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