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中國能源轉型蘊藏三大投資機會
目前大陸已採取行動,致力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目標。首先便是計劃逐步放緩火電廠建設與裝機容量增長;只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大陸就會停止使用火電。但在此之前,更迫切任務是要先提升使用能效。
以大陸目前對能源使用的情況來看,具有很大的能效提升空間。以單位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來衡量,大陸這一指標是全球平均水準的150%,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兩倍和三倍。現階段,大陸的目標是維持近5%的GDP增速,以及近2%的能耗增長,因此提升能效是將是首要任務。
目前進口石油佔大陸石油需求的60%,天然氣的比例則是更高。在大陸的碳基能源中,只有煤炭儲量充裕,所幸大陸還擁有充裕的太陽能和風能,若能善用太陽能潛力的10%,就能滿足全國的電力需求。
儘管如此,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並非易事,需要做長期戰略規劃。例如過去幾年,銅、鈷等關鍵「綠色金屬」供應短缺,價格波動較大,這就需要建立穩定的供應鏈。更重要的是,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無法全天候發電,要利用這些能源,並穩步提供全國能源需求,就需要建立新的配電系統,並輔以較大的蓄能容量。
因此想達到碳中和,需要許多方面的發展。大陸在太陽能、風能等多個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大陸也非常支援清潔能源利用技術,因此過去兩三年,看到太陽能和風能成本大幅下降,水電也是如此。預期大陸有機會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容量和全球競爭力。目前大陸生產了全球50%的太陽能板,而大陸製造業優勢,正從可再生能源領域逐步擴大到智慧汽車領域,並在人工智慧、5G、物聯網,以及電動車等多個前沿領域發展迅速。
在2019年,大陸電動車的銷量爲100多萬輛,到2021年的銷量達到300多萬輛;預期今後兩年有望達到500多萬輛。大陸政府的計劃則是到2040年,電動車將佔汽車銷量總和的40%。
爲達到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大陸將會採用全新的數位能源系統、電力系統和消費系統。可預見的是,碳中和不僅改變能源結構,也將改變消費品的終端生產與終端生活環境。在此大前提下,投資者的機會便是參與能源轉型;包括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以及數位化等三大領域,將蘊藏許多投資機會。
首先,在可再生能源上,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水電預計將不斷增長,因爲中國需要用這些能源替換現有90%的舊能源,並且未來還將用於出口。而在電動車方面,預計未來5~7年大陸電動車每年銷量接近1,000萬輛,增長潛力強勁。因爲當前大陸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爲173輛,而日本、歐洲和美國的這一數字分別爲700、700和900輛,未來的增長空間極爲龐大。而在數位化部分,要縮小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能效差距,大陸需要依靠軟體公司和人工智慧公司對各個領域進行優化,促進各類企業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