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籌組反中聯盟 面臨3大不確定性
拜登上臺後,踐行恢復盟友關係承諾,「合圍中國」態勢明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分析,反中聯盟關係未來有3大不確定性因素,一是新冠疫情後續與疫苗接種程度;二是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率能否一如預測比中國高;三是中國展示非常強硬的對外政策面孔是否持續。三者將決定美國處理盟友關係同中國競爭時,是帶來麻煩或更有底氣。
多維新聞報導,中國對外政策變化,集中體現在中美安克拉治會談,很多人將中國的態度與此前習近平提到「中國可以平視這個世界」聯繫起來,認爲體現了中國「平視外交」。
時殷弘認爲,中國外交從來都是平視的,無論毛澤東、鄧小平還是之後領導人,從來都不是低眉順眼。現在如有什麼新特點,那就是中國在很多問題上表現得更強硬,過去是有些問題強硬,不是所有問題都全面發力。
時殷弘表示,美國這兩個多月來外交佈局,無論是涉中外交,或是進一步鞏固提升與海洋性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等四國戰略聯盟的同盟關係與作用,進展迅速。但美國以法、德爲主的歐洲大陸性盟國,則傾向於「以問題爲導向」結盟,畢竟,歐盟主要國家對中國經濟有較大依賴。
時殷弘強調,美國與反中盟友關係,未來還有幾個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一,如果新冠大流疫持續延長,經濟恢復困難,可能給美國與盟友、尤其是歐陸關係帶來麻煩。但可見的是,3月初美國已有25%的人口接種疫苗,英國是35%。中國疫苗接種率到3月底纔到7.1%。拜登說上任100天內,要完成美國2億人口接種數,如果達標,那麼美國就很得意了。
第二,是經濟方面,不久前高盛和摩根史坦利預測,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率可能比中國高,如果預測準確,無疑是美國一張王牌,會讓美國處理與盟友關係,包括與中國競爭中,都更有底氣。
第三,中國目前展示出西方未曾見過的對外面孔,非常強硬,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有待觀察。一定程度上,如果未來西方眼中的中國對外政策,比現在溫和一些,美歐等國聯盟與中國對抗,估計就不會像今天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