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經濟問題不解只能一再「賭爛」
楊宏基
激情的政治大秀暫告一個段落。藍的慘敗也好,綠的意外也罷。老百姓在意的還是油鹽柴米醬醋茶的溫飽問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22K」成了一個魔術數字:執政的努力撇清說不是普遍現象;在野的用力攻擊說治理無方民生困頓;求職的用來訴說悲情;企業主用來當作逃避血汗職場的指標。而事實上,就是「感覺不好」,就是「日子難過」的代名詞。「22K」在數字的準確性上來說其實意義不大。
先說個小故事。夏天快結束時安排了一趟峇里島5天4夜之旅,到了機場換匯100美金換到將近120萬的印尼盾,我笑說這是變身百萬富翁最快的方式;可是在逛街購物時才發現一瓶礦泉水要價3千到1萬多,一碗泡麪要價3至5萬元。實際購買力並沒有想像中「百萬富翁」的那樣闊綽豪氣。
媒體報導的動輒上千萬的房子、上百萬的車子;藝人結個婚花費500萬;華服美食,動不動都是數千、數萬起跳。我所想表達的是「22K」不是問題,而是「22K」能讓一個普通人過日子嗎?或許有人會說比上不足,那我們看看普通一點的好了。從仲介網站上看到臺北市最便宜的套房5.8坪,37年的老電梯大樓,1房1衛,開價256萬,平均每坪44.14萬,也就是說「22K」不吃不喝10年大概可以買下這間套房。合理嗎?早餐三明治加奶茶,大概50元上下;午晚餐自助餐、便當別挑太豐盛的菜餚,大概也要160元左右;也就是說光是最基本的吃飯已經佔掉「22K」的三分之一。合理嗎?
解決問題!別老說青年人不努力、別老推給什麼法案卡關沒通過。實際點,執政者請你回頭看看是不是努力工作比不上金錢遊戲?是不是貧富差距造就了奢靡氛圍壓抑了努力的成果?是不是制度設計不良以致無法學以致用浪費人才?老百姓對明天還有希望嗎?老百姓只能用選票做無聲的反噬嗎?
誰當選都已是過去式,贏的人是責任的開始,輸的人請檢討爲什麼輸,或許去讀篇古文—杜牧《阿房宮賦》「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不管藍綠,請把生民生計放在前頭,提出改變的辦法,不要讓老百姓只能投「賭爛」票。
●作者楊宏基,臺北,電視臺媒體工作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