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需要的不是自經區
自經區審議農業加值是爭議焦點之一,後續的貨貿、TPP、RCEP等將面臨同樣的問題,除非在農業開放議題做出讓步,想順利加入恐非易事,政府部門必須及早因應,否則迎來的會是一場場激烈的抗爭以及社會階層一次次的撕裂,臺灣要如何在快速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踏浪前行。
就現況而言,國內確實有部分農民樂於吸收新知,勇於創新所生產的農產品品質佳,符合食用安全規範甚至擁有相關品質安全認證(如有機、產銷履歷、吉園圃等)證,屬「高品級」,消費者接受度,可以透過品質差異和國外進口的低價卻可能有食用安全風險的農產品做市場競爭,甚至外銷到國際市場,他們並不怕貿易自由化競爭,只是這部分比率偏低不到總量的20%。而多數農民受到規模、資金、技術、市場等限制所生產的農產品屬「普遍級」不僅經常發生產銷失衡,價格暴跌甚至血本無歸,也無力與國外大量且低成本的農產品做價格競爭,對自由化自然憂心忡忡,這纔是當前農村的真實寫照。以目前臺灣農業現況,要接受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貿然大幅降低關稅以及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對多數農民而言確實是不可承受之重,農民與農運團體強烈反對,並非沒有道理。
政府想透過於自經區內實施「農產加值」,創造多贏策略,實際創造出的利潤多歸於企業、加工廠、進出口商,對農民幫助不大,反坐實重商輕農的指控,臺灣農業要能夠承受自由貿易衝擊,必須要進行新一波的農業改革。未來除了從國土規劃着手訂下確保臺灣糧食安全的農地紅線以及可能的區域配置,這些農地非經嚴格的審查程序不能任意變更。對於因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受到傷害的產業,政府部門總習慣以補償或救助金來緩解的抗爭,此次兩岸服貿協議政府部門也宣稱編列982億元受衝擊補償救助金,必要時可以追加。實施短期補償固然有其必要性,韓日在加入FTA 時除了力爭緩衝期外,對受害的產業也會給予補償,更重要的是如何輔導受影響產業轉業轉型以及技術升級(韓日作法值得參考)。過去爲因應加入WTO 政府部門也編列千億元受進口農產品損害救助基金,固然發揮部分的功能,但是就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競爭力提升、農民所得增加、農業勞動力強化等並不如預期,應該深入檢討改進(包括經費管控、運用以及研考追綜),以免重蹈覆轍。
對於願意繼務農者,無論在經營理念、產銷技術、環境維護、食用安全等都必須要全面升級,縮小普遍級規模擴大高品極規模,政府除了給予資金、技術、資訊、行銷等協助外,鑑於農業科技研發成果主要來自政府部門,爲配合農業轉型需要,政府所屬試驗研究機構與農改場的人員編制與任務需重新調整並檢討修正現行智財權和技術移轉權利金的取得和分配,全力來支援農民達到升級目標。
面對貿易自由化大軍壓境,臺灣農業不能長期依賴政府的保護以及補貼救助,必須脫胎換骨過程陣痛在所難免,只是現在不做,未來衝擊將更難以承受,方向搞對了穩步向前總有抵達目的地的一天,政府別瞎忙徒增民怨,無助農業困境的消除。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