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STEM教育計劃 青少年科學實踐”活動爲孩子插上AI翅膀
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的“青少年STEM教育計劃 青少年科學實踐”活動22日在京落幕。歷時兩天的活動以“AI時代,助力編程”爲主題,承辦方北京大學首次採用了線上形式進行。
在21日的“科學家面對面”活動中,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董琳,通過一篇《石頭記》帶領同學們瞭解到了分佈在地球中不同深度的各種岩石,併爲同學們講解了這些岩石的特點。毫不起眼的石頭,細究起來,它的來龍去脈竟是如此曲折而複雜,引發了同學們對於地球科學的濃厚興趣。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張貴賓爲大家帶來了《地球的年齡》,他從放射性同位素開始,深入淺出地爲同學們講解了地球年齡如何確定的問題,並講述了地球誕生以來各個時期的大事件。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李梅的《數字地球》則從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出發,將數字地球這一抽象概念,清晰而具體地呈現給同學們,併爲同學們講解了數字地球的發展和應用,鼓勵大家接觸前沿概念、創造美好未來。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陳斌的《走向人工智能思維》,結合具體的案例,闡釋了什麼是計算思維和人工智能思維,並探討了面對新時代、新挑戰,該如何培養計算思維、如何完成由計算思維到人工智能思維的躍遷等問題。
線上編程課程由地小空開放實驗室的林建斌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林老師爲同學們依次介紹了“優先循環”、“控制顯示”、“隨機選取”、“條件判斷”等模塊。同學們跟隨老師的講解,成功地編寫並運行了代碼,在Dino的開源硬件上將自己的編程想法一一實現。
22日的結營式上進行了優秀項目展示環節,共有20餘個優秀作品參與了項目展示。經過兩天的AI編程學習,同學們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給專家評審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了點評。專家們從作品創意、編程實現、展示效果幾個方面綜合考量,對每個作品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並鼓勵同學們再接再厲,做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