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影視攝製服務水平跟上建設電影強國步伐

本站娛樂6月13日報道 剛剛作爲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1921》裡,出現了大量上海市區的老建築,讓觀衆瞬間時空轉移,似乎回到了百年前。對劇組來說,要取到如此多數量的景,在上海並不難,因爲上海有聞名全國的“劇組保姆”。6月13日,由中國電影基金會、中國電影製片協會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舉辦的“推動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建設發佈會暨‘上海經驗推廣會”,作爲本屆電影節電影市場官方重磅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舉行,全國近30個城市的影視主管部門負責人齊聚上海“取經”。

“我們期待,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構建一套規範化標準化國際化的影視攝製服務體系,助力電影強國建設征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說。

取景服務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隨着人們對影視作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影視劇組在各地城市外景和自然景觀進行取景攝製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同時,境外影視劇組到我國開展聯合攝製、取景攝製和委託攝製的合作也在逐步增多。影視攝製服務日益成爲影視創作生產流程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一個環節。

然而,縱觀全國範圍內的影視攝製服務水平,總體上依然存在着屬地相關政策不熟悉、跨地區協調服務能力弱、跨領域資源整合能力差、相關專業人才隊伍奇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劇組的協調成本居高不下、製片週期無法保障等行業的不良連鎖反應,整個產業面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制約因素。

同時,有的劇組在一些歷史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拍攝時,對於環境的破壞,經常見諸媒體,也讓不少取景地在接待劇組時,心懷焦慮。

如今,中國影視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在取景專業化、精細化方面轉型升級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構建一套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影視攝製服務體系,爲我國的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建成保駕護航,已成爲受到全行業關注的一個焦點。

“劇組保姆”的秘訣是上海服務

劇組取景難、取景地也有困擾的問題,在上海頗爲少見。對全國的劇組來說,近年來在上海拍片的體驗相當之好:只要登錄數據平臺,就可以輕鬆瀏覽全上海按區劃分的取景地,裡面不僅有地點和聯繫人,還能看到這個取景地的圖文和視頻介紹;希望協調一些高難度的取景地,通過數據平臺向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線上提出申請,迅速就能收到答覆,並能被免費高效地服務。

張丕民說,經過基金會與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有關單位歷時近三年的調研、考察和了解,他們發現,上海市委宣傳部早在七年之前就聯合上海市九大部委共同出臺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政策,爲建立和完善上海電影攝製服務機制而在國內首次設立專門的服務機構——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並隨後每年推出一版中英雙語的《上海影視拍攝指南》,2020年,這本指南升級爲電子版,到今年,更是打造出了數據平臺。

事實上,歷經七年時間的探索實踐,上海在影視攝製服務機制的建設和業務操作層面具備了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水準,受到了拍攝劇組和單位的高度評價,被譽爲上海影視產業的“老孃舅”與“劇組保姆”。

“劇組保姆”早已聞名全國。機構負責人於誌慶告訴記者,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在全市16個區都設立了工作站,並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和理念,“對劇組來說,無需‘找人’‘託關係’,只要按照要求提交申請,我們團隊都會盡心盡責去做好協調工作。很多人問我經驗是什麼,我的回答都只有一個詞:服務!”

上海影視產業這兩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再現中國電影發祥地的榮光,於誌慶說,“這跟我們做好了‘窗口服務’,是分不開的。”

取景地的數量變化,也很好地體現了上海這些年在拍攝服務方面的工作:2014年,由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認定的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是75家,2016年底迅猛增加到219家,2019年由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認定的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增加到266家。如今,這個數量已突破300家。

“上海經驗”走向全國

上海在影視攝製服務方面的經驗,這幾年一直受到兄弟省市的稱道。這次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臺,中國電影基金會更是組織了國內影視攝製服務需求旺盛、適於影視攝製資源較爲豐富的近30個代表性城市的電影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一起交流影視攝製服務的“上海經驗”,共商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建設。

此前,遇到前來“取經”的兄弟省市,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都是點對點地分享經驗。但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潮下,“上海經驗”也實現了區域共享——2020年8月,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與長三角首批17家影視拍攝基地共同宣佈成立“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併發布聯盟成立共識。聯盟的落地,將努力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拍攝服務的協同合作與聯動發展,幫助和促進影視工業產業升級,實質性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產業的共同繁榮發展。

聯盟成立時,就確定了將積極打造五個“一”共識:構建“一套影視拍攝服務體系”,出版“一本影視拍攝服務指南”,建設“一個影視拍攝信息共享平臺”,形成“一組影視拍攝地評價機制”,組織“一批影視展會集中呈現”。

這些共識,已經迅速得到了落實。而就在全國各城市組團來“取經”的前一天,6月12日,“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剛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內舉辦了聯盟推介會暨《長三角影視拍攝指南》發佈會,顯示這個區域一體化聯盟再結碩果

此外,在組織影視展會方面,聯盟加強了各個影視基地的相互交流,聯盟成員共同參與了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長三角高清視聽博覽會、東京電影節線上展、長三角文博會,在這些展會上集中呈現、精彩亮相;一年來,聯盟梳理了長三角各省市影視產業政策,彙編了各基地服務信息,編撰完成了《長三角影視拍攝指南》;聯盟以上海爲試點,通過數據平臺開展了影視拍攝線上遠程申請與服務,下一步這些服務將在聯盟中推廣聯動。據瞭解,聯盟工作在迅速推進,去年承諾的五個‘一’,目前已基本達成,還在全力推進的,只剩下‘影視拍攝地評價機制’,這是請劇組給取景地打分,督促各取景地更好爲劇組服務。

爲了更深入瞭解這些“上海經驗”, “推動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建設發佈會暨‘上海經驗’推廣會”還在儀式之後舉行了由業內人士參與的圓桌會議,“共同研討,同時探討籌備成立全國影視拍攝服務協調中心、推動國內各省域層級的影視拍攝服務機制和體系建設的可行性。”張丕民說。

他介紹說,全國這些城市來滬“取經”之前,一些影視取景資源豐富、產業配套齊全的地區也逐漸開始了區域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模式的探索。2017年,重慶市電影局發起召集包括公安、交通和文保等8個行政單位,組建了重慶一站式影視服務平臺;半個月前,北京市懷柔區掛牌成立了國際影視攝製服務中心和中國影都影視攝製服務聯盟,爲完善中國影都全產業鏈的國際影視攝製服務體系開始了懷柔式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