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叩開海外藝術名校大門,這家公司爲藝術生支招|界面創新家
據教育部3月份數據,過去一年,我國留學人數達66萬,同比增長8.83%。“每年的藝術留學生差不多有四五萬人,今年受疫情影響,估計要打個六七折。”維歐國際藝術聯盟創始人趙鑫告訴界面教育。
與工科、商科留學相比,藝術留學具有其獨特性。除了提供語言成績、個人基礎材料之外,還需要個人作品集作爲申請的敲門磚,而這一項往往直接決定是否發放offer和獎學金。
但是國內教學並不以個人作品集爲導向,這與海外學校的申請要求存在鴻溝,同時也爲藝術留學培訓市場留下想象空間。以作品集輸出爲導向的藝術留學培訓機構,也成爲藝術留學生的備考剛需。
資本也爲藝術留學市場添了把火。新東方控股的斯芬克、ACG通過與美股上市公司的聯姻,相繼實現資產證券化;維歐、SIA、美行思遠、PSone等藝術留學培訓機構也都陸續完成融資。
作品集是海外名校的“敲門磚”
2011年,趙鑫剛從北京服裝學院畢業,那年維歐也正式成立。藝考出身的他,深知“國內大學在全球範圍內的藝術設計方向上是落後的”,身邊不少同學都有出國學習藝術設計的需求,這讓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市場”。
最初是幫助學弟學妹完成申請國外學校的作品,隨後公司逐漸發展成型,爲高中、大學和初入職場的人提供設計教育培訓,包含服裝、珠寶、平面、動畫等近40門相關課程,並延伸了培訓後的留學服務以及職業對接服務。2018年,維歐完成2000萬元A 輪融資。
區別於其他專業留學,作品集是藝術留學的剛需部分。作品集是根據個人的藝術風格、創意理念,進行鍼對性、系統性創作而得出的藝術作品集合,是留學申請的一項考覈標準。
“海外學校的申請要求與國內藝術教學存在一定差異。”趙鑫告訴界面教育,國外是以作品爲目標導向,而國內是按課程大綱分版塊教學。
比如設計戶外運動的系列服裝,從主題、到特殊面料的創新研發、再到創新版型工藝,到最後作品的完整呈現,海外學校的方式是對應老師指導幫助學生完成;但國內學服裝設計可能從製版課、手繪課、面料課分塊教學,但是每一個課的結果都不是最終的作品結果。
這個“落差”構成藝術留學培訓的空間。作品集輔導也成爲藝術留學服務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據藍鯨援引業內人士消息,一般作品集輔導的費用價格區間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藝術類留學的毛利率大概在25%-35%。根據項目差別,利潤點也有所不同。比如做日韓國家的藝術類留學毛利率相對來說較低,因爲申請門檻本身比較低。
根據ACG之前掛牌新三板時的財報來看,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期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996.15萬元、959.69萬元和888.19萬元,盈利增速明顯。趙鑫告訴界面教育,維歐去年營收是1.2億元,今年預計8000萬元。
教學上,維歐將國外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引入國內。目前採用工坊式教學模式,每個細分品類設有配備相應設備器械的工坊,學生可在其中進行學習、開發和自由創作。
具體操作是,每個作品集可能包含4個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會有一個從主題到作品的完整實現過程。比如今年會分幾大類主題,關於疫情、自然、女性、戰爭等,由培訓老師帶着學員完成完整實踐過程。
對於藝術留學機構來說,早期的門檻仍然是優秀師資人才。趙鑫介紹,維歐全職老師100多人,兼職老師約1000人左右。他強調,全職老師都是海外名校背景,才能將海外學校的學習經驗帶回國內。
所以除了通常的招聘網站外,維歐在招聘人才時,也會與各大國際藝術院校合作。這些年來,維歐給國外院校穩定輸送學生,這些畢業生也成爲維歐的師資資源,以此構成良性循環。
受疫情影響,維歐的留學業務也遭受到一定衝擊。趙鑫也早在疫情之前就轉換思路,他也意識到,受留學人羣、賽道和國際環境影響,藝術留學的天花板是有限的。
在業務層面,除了原有的藝術留學業務之外,還拓展了職業教育、中小學藝術教育業務。通過延伸用戶的上下年齡層,將藝術培訓人羣放大。
其中,藝術留學是主營業務,佔總體營收比例85%,職業培訓佔15%。在學員數量上,去年留學學員達1500人,逾3000人偏職業教育培訓。
“藝術設計類培訓,未來是一塊較大的市場。因爲設計本身是一個大課題,不光有出國學設計的需求,國內也存在需求。”趙鑫介紹,今年的突破重點在於多年齡段的課程設計,已經開發至低年齡的中小學課程。
“傳統觀念中,小孩學美育就是畫畫,那只是狹義上的美術課,更廣義的藝術,包含美術、設計等。”趙鑫說道,而設計又包含家居設計、空間設計、服裝設計,圖案設計、插畫設計等多個維度。
而聚焦成年人的職業教育,在他看來也充滿潛力。一方面,目前國內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缺乏足夠的產業認知,同時其課程與產業脫節;另一方面,時尚企業也具有人才需求。
“學員在學了設計之後,到底是去迪奧、李寧實習,還是去優衣庫實習,這其實是我們爲他創造的第二層服務和產品。”趙鑫說道。
在服務學員的同時,維歐還同時拓展了TO B業務,銜接高校和企業。一是,通過人才積累建立人才平臺,幫助企業對接相應人才;二來,利用其藝術人才積累孵化潮牌;三是,輸送課程給高校,推進校企合作。
對於未來的發展計劃,趙鑫透露,“國際藝術高中是今年到明年維歐一個大的戰略合作方向。”目前規劃的兩家基本上能在明年9月份開始招生。
在趙鑫看來,傳統的國際學校,其管理模式和上課節奏沒有辦法讓藝術生充分發揮,“很多國際學校的藝術生,還是需要出來找我們這樣的培訓機構去提升,但如果有一所國際藝術學校,學生就能從高一到高三都保持每週兩三天以上的專業課學習,可能也就不需要校外培訓了。”
從維歐這九年來的發展軌跡看來,單瞄準藝術留學這一塊培訓市場是遠遠不夠的。“過去的競爭壁壘在於快速打品牌、拓展市場。我們的特色和壁壘是工坊式教學、專業性強的名校教師。”但隨着行業內的幾家頭部公司相繼融資、背後有上市公司支撐後,未來的競爭已經變成如何從培訓走向辦學,“因爲培訓是短期的,教育是長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