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條樓市新政符合預期嗎?後市將會怎麼走?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9月29日晚間,上海出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優化住房信貸、調整住房稅收等7條樓市新政,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此次新政的亮點主要有哪些?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有何積極意義?部分網友認爲此次調整力度不及預期,專家怎麼看?後市將會怎麼走?9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部分專家,對市民網友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迴應。

外環外住房降低限購門檻,專家:剛需買家“上車”非常容易

“此次政策有較多亮點,包括社保繳納年限進一步減少、購房首付比例下調等,充分說明在限購和信貸方面持續降低政策。”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這也積極響應了此前中央和央行的政策精神,對於降低購房成本和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具有積極作用,也惠及了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同時,此次政策積極迴應羣衆關切,包括解決臨港新片區購房需求、降低增值稅成本等,相關政策針對性強,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住房一系列問題。

在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看來,此次政策以“組合拳”方式,持續釋放剛需和改善購買力,滿足不同層次住房需求,符合市場預期。

“當前樓市消費力多樣,單一政策照顧到的客羣有限,多樣政策組合可以最大限度滿足差異化需求,提振樓市購買力。”盧文曦分析認爲,這次政策的核心在於限購優化、金融舉措以及稅收調整,這些都是買家或賣家最爲期待的內容,市場各方能獲得切實的實惠,也是對市場交易產生直接推動的內容。

比如,新政此次明確,購買外環外住房的社保年限由3年降低到1年,進一步降低了限購門檻。“1年的時間非常短,尤其對於剛需買家而言,‘上車’非常容易。”他說,現在外環以外的成交佔比大約在5-6成區間運行,也就是說大部分剛需產品在外環外。二者之間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可見這一政策是精準匹配供需關係。

其次,政策還照顧到部分改善羣體。上海居住證滿3年且積分達到分值的居民家庭可以享受滬籍居民家庭購房待遇。換而言之,對於非滬籍家庭而言可以多買1套房子。非本地戶籍也有改善需求,但基於“房票”只有1張,無法釋放多買一套的需求。加之當前的信貸政策相當友好,有利於激發這部分客羣的購買慾。

再次,對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施行差異化購房政策。臨港政策上的特殊性吸引很多企業入駐,但不少職工還在市區居住,每天通勤時間長。現在針對特定羣體可以在臨港多買1套房,可以解決上下班便利性問題,某種程度上也釋放改善型需求。

專家:基於市場現狀,上海沒有必要全部取消限購

不過,上海房產新政發佈後,也有一些網友認爲“調整力度不及預期”。

對此,嚴躍進認爲,上海此次新政的調整力度其實是很大的,政策覆蓋面也很廣,涉及行政、金融和財稅等領域,是根據上海這座城市的實際情況做出的調整。針對羣衆關切的問題,此次政策考慮到了職住平衡、產城融合、非滬籍居民購房、購房成本、稅費問題、改善型住房需求等,總體務實。

“根據中央會議精神要求,要回應羣衆關切,支持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用好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調整住房限購政策,我認爲強調的就是‘因城施策’,用好地方的調控自主權。”他表示,從具體政策上看,上海基本都是迴應了羣衆關切,每條都是比較精準的,力度也是比較大的,“比如外環外購房社保年限縮短至1年這項政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買房的問題”。

盧文曦認爲,上海此次新政是符合市場預期的。“上海還是和其他城市有差別的,基於目前房地產市場現狀的考慮,上海沒有必要把限購全部取消,而是有針對性地慢慢釋放。”他說,此次新政主要是聚焦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多措並舉調整優化住房金融、稅收和限購等政策,滿足居民合理購房需求。

後市研判:十月交易量有望止跌企穩,四季度成交量有望走出翹尾行情

此次上海新政出臺,後市會怎麼走?

盧文曦認爲,此舉將提振市場信心和改變市場預期。“金九”市場期待很高,但颱風天氣和中秋假期因素,干擾正常交易節奏,導致前半段樓市表現不理想,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成交量在低位盤整。這次政策趕在國慶節前落地,一方面落實中央有關房地產調控“止跌回穩”相關精神,另一方面,爲上海樓市持續向上、向好發展起到鞏固作用,有助於轉變買賣雙方看淡市場的預期。

同時,藉助近期向好的大環境,上海樓市成交有望穩步增長。“進一步優化的政策會釋放較多市場需求,一部分已經處於談判中的客戶這週末已經加速做決策的步伐,週末成交訂單數量明顯增加。”他說,“十一”假期的樓市表現值得市場期待,十月的樓市交易量也有望止跌企穩,四季度成交量有望走出翹尾行情。

嚴躍進預計,“十一”長假後全國各地購房政策調整優化的節奏會加快,各類新政策爲房地產市場向好發展。

本期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