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克拉夫特訪臺被取消 沉思這其中「不解」與「荒謬」

邵宗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美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在美東時間1月12日突然宣佈:國務院已經決定,國務卿蓬佩奧取消了他計劃中最後一次歐洲的出訪,至於其他高級官員的外訪也將同時取消,以便全力協助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進行政府交接,並順完成1月20日舉行的新總統就職典禮。

這樣的宣佈直接影響到臺灣的,應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本預定在臺灣時間13日訪問臺北,也應該在發言人奧塔格斯所說的「其他高級官員的外訪也將同時取消」中被取消的行程之一。

Craft訪臺與否 凸顯臺灣的「荒謬」

當然,對於這項突然而來的宣佈,臺北外交部在1月13日對於克拉夫特無法來臺一事「感到惋惜」,並歡迎她在未來適當時機來訪。但作爲臺灣人民一份子的作者,也對這項行程的被美國單方取消,則是感到「荒謬」,但更多是對這件訪問行程原先的安排、包括美國的建議與臺灣的接受,也感到「不解」。

美駐聯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原訂將訪臺,但後因國務院交接程序而中止。(圖/路透社)

先說「不解」吧,作者早先在一家新媒體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時就有提到:「不到二個星期後,川普政府即將下臺,而克拉夫特在聯合國的特任官職務,也可能會被上臺的拜登政府另行換人來接替,在這樣匆忙需要交接的時刻裡,即使可凸顯『臺灣旅行法』再一次的具體實踐,但也看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政治效應可以感受;再來就是克拉夫特的職務權限是在聯合國常任理事代表,她是否會帶來給『不是聯合國成員』的臺灣什麼樣的『外交突破驚喜』,恐怕並不在這位女士的口袋裡」。

當然,這個「不解」也包括美國駐聯合國使團在一項聲明中所說:「在大使訪臺期間,她將強調美國強力支持臺灣的國際空間,並遵守美國的『一中政策』與其根據的『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大聯合公報與對臺六項保證」,但值得提醒的是:這樣的聲明內容,也早被美國國務院在闡明對臺灣表達支持之時,已多次表達無遺。沒有「實質意義」的訪問,我們何「喜」之有?

再說「荒謬」吧,如果也可包括對原先美國的建議與臺灣的接受這樣的排,這個用詞也可放進來,因爲把克拉夫特曾說了一句,「盼有朝一日能會見蔡英文總統」,美國便可輕易放出一位任期不到二個星期的大使到臺北訪問,口袋裡尚沒放着「禮惠臺灣的紅包」,不解吧?

▲前總統馬英九先前認爲,克拉夫特的訪臺,對臺灣參與聯合國幫助不大。(圖/記者湯興漢攝)

而臺北竟然尚不懂得拜登即將上任,可能會導致美國新政府的誤解;連富有外交經驗的前總統馬英必都提出警告:「不要在這件事上和未來美國的官方產生任何嫌隙」。

連想到美國國務院在1月11日才宣佈蓬佩奧將在13日至14日訪問比利時布魯塞爾盧森堡,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及比利時副總理兼外交部長Sophie Wilmes等人會面,據悉盧森堡外交部長Jean Asselborn和歐盟高層都先一步拒絕與蓬佩奧見面。

臺渴求國際「重視」 也須權衡利弊

這些國家與國際組織的首長都懂得「時機不宜」,而先拒絕「會面」,爲什麼我們的高層或外交部門都不能深諳這其中的細節,竟然開大門不說,還有總統款宴以及公開演講,深怕美國拜登接班團隊聽不到,辦外交到了這樣地步,能不說「荒謬」嗎?

我們國家一直處在不被國際社會重視的狀態是爲時已久,所以一旦有些國家像美國,在川普任內有時會施予我們「小惠」,可能一時會有覺得被人「重視」。

▲美軍駐紮國會前。(圖/路透)

但即使感到「重視」,也要權衡下這中間帶來的「利弊得失」,特別在美國大選剛結束,民主黨贏得勝利,在拜登準備上臺政權交接之際,支持川普的羣衆又以暴力攻擊美國國會殿堂,實在在這比較混亂時刻,不宜太接受只有不到二星期任期的現任官員來訪,而且是沒有太多具體議題的來訪。

即使像蓬佩奧此行訪問布魯塞爾,根據國務院11日新聞稿表示,是爲重申美國與比利時的夥伴關係,以及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支持,結果最後還是在對方拒絕下取消。

但是作者不得不提,蓬佩奧即將下臺,他要去「重申美國與比利時的夥伴關係,以及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支持」,這種「政治承諾」意義何在?難道歐盟不會期待等到新的國務卿布林肯首度前訪,說出同樣的承諾,不是更具意義?

熱門點閱》

黃竣民/會吵的纔有糖吃?軍方睦鄰補償金」不是這樣用!

宋兆文長程雄二E巡弋飛彈加入國軍戰鬥序列

軍事家/解放軍機頻入侵 談臺日兩國機型識別

► 軍事家/「航艦殺手」再進化 首艘沱江量產巡邏艦下水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