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庫克此行,再次折射中美營商環境溫差
來源:環球時報
蘋果公司CEO庫克最新的中國行,與他此前的多次中國行一樣,又成爲社交媒體上的熱點。從站臺上海靜安蘋果零售店開業儀式,到與比亞迪等蘋果在華產業鏈重要供應商開分享會,庫克所受到的熱情歡迎,與一些中資企業在美國遭遇的截然不同待遇,形成強烈對比。
庫克此行另外一個重要行程是參加即將於3月24日至25日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和他一同與會的還有其他110多位外方代表,包括國際機構、外資企業負責人以及知名學者。雖然各人“網紅”程度不一,但中方迎接他們的紅毯是同一塊。
這是庫克在一年之內第三次到訪中國。有人統計,庫克從1996年起至今總計到訪中國超過20次,堪稱訪華次數最多的一批跨國企業高管。有分析認爲,從庫克等科技巨頭高管的密集訪華可以看出,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日趨加劇的背景下,美國高科技產業對中國整個供應鏈和龐大市場的高度重視。這一點也得到了庫克的認同。他在20日公開表示,對於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沒有比中國更爲重要的地方”,並承諾將加大在華投資。
此次庫克現身中國,正值“iPhone在華銷量放緩”之際,一些外媒把庫克此行稱爲“公關之旅”,但它們也無法否認,庫克說“沒有比中國更爲重要的地方”是實話,因爲它符合事實。這幾年,華盛頓推動的與中國“脫鉤斷鏈”的壓力相當一部分給到了蘋果,這一方面是由於蘋果作爲全球市值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如果離開中國,將引起相當程度的輿論效應。另一方面,蘋果不只是一部手機。由於蘋果自己不生產硬件,其背後是巨大的產業鏈。如果能成功把蘋果從中國“挖走”,華盛頓一些政客認爲,將給予中國趕超美國的勢頭一記重錘。爲此,他們沒少下功夫。
一段時間以來,外界不斷傳出蘋果產業鏈“去中國化”的消息,一家日本的調查公司還把最新的iPhone15 Pro Max機型拆開來,發現中國大陸廠商提供的零部件成本佔比只剩下2%。蘋果在華銷量掉一個點,都會引發一些輿論炒作,他們要塑造蘋果在中國“不受歡迎”、中國營商環境“缺乏穩定性”的印象,試圖對其他外資企業形成嚇阻效應。包括庫克此次中國行,也在它們的狙擊範圍內。
庫克這次在中國說,30年前中國工廠條件還非常差,現在中國工廠現代化水平已經很高了,擁有非常先進的製造能力、訓練有素的工人。他作爲見證者看的很清楚,中國製造早已不是來料加工和組裝的階段,而是日益向上遊的設計和研發挺進,這恰恰是現代製造業附加值最集中的區域。蘋果最新的Vision Pro頭顯,中國內地供應鏈的比例高達60%左右,可以說,“蘋果和中國供應鏈是非常融洽的雙贏關係”。
其實,這也不只是蘋果一家的選擇。英偉達CEO黃仁勳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英偉達的芯片中有大量零部件產自中國,這與全球汽車供應鏈的複雜性是一個道理,供應鏈的全球化是很難被打破的”。無論外界輿論如何唱衰,中國市場和供應鏈的實力擺在那裡,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對外開放是一以貫之的。
庫克是北京時間20日來中國的,短短几天裡,華盛頓又出了不少幺蛾子。美國國會一個兩黨議員小組要求對中國產無人機加稅,還有議員“擔憂”微軟“必應”的中國業務;美國商務部官員稱中芯國際“可能”違反了美國法律,還有傳聞稱拜登政府正考慮制裁華爲的芯片網絡。即使美國政府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如此嚴厲打壓,庫克和蘋果們也沒有在中國遭遇不公正對待。這種對比讓兩個問題不言自明:“哪個是自由開放市場?”“哪個國家對外企更開放?”
中國很大,太平洋足夠寬,支撐中美共同發展的空間足夠大,故意地把它們說得很狹小是不得人心的。庫克個人以及蘋果公司與整個中國都形成了可持續的良性互動關係,是很有代表性的。放到全球範圍內,目前中國市場在開放的承諾和行動力度上,在堅持公平競爭等原則的營商環境打造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實,對跨國企業來講,這些恰恰就是選擇一個市場時要重點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