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特色:分房不容易,但別在意
分房不容易,但別在意。(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從出生到六歲的孩子,身體、心理髮育和睡眠形態有多種區段變化,本書由兩位睡眠及兒童專科臨牀心理師共同執筆,按照月齡,逐一解說不同年齡區段小孩的睡眠特色和睡眠發展。
不論是0-3個月的睡眠啓蒙期、4-7個月的睡眠有感期、8-12個月的睡眠分界期、1-2歲的睡眠進化期、2-4歲的睡眠穩定期或4-6歲的睡眠常態期,從霸王般的新生兒到宛如好奇寶寶的嬰幼兒,本書除了清楚說明睡眠爲何與心理髮展息息相關之外,更給予最實用的專業建議:如何調整睡眠作息、怎樣安排睡前儀式、何時該透過安撫與共讀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讓爸媽掌握正確知識並懂得做出適當迴應,寶貝纔有可能一夜好眠,全家一起擁抱好夢&好生活!
*本書特色
按小孩月齡解說
──不同階段的睡眠特色
──心理髮展與睡眠的關聯
──常見睡眠問題與好眠秘笈
【精彩書摘】
共睡(co-sleeping)指的是嬰幼兒靠近爸媽其中一個,或靠近兩個,一起睡覺的做法。不論是睡在同一張牀上,或是同房但不同牀,都是共睡。共睡會使親子之間感覺更加接近,這樣的接近會經由各種感官所引發,如觸覺或味道。
研究顯示,共睡對於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髮展是有好處的。生理方面,共睡孩子體內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比較平衡,呼吸與心跳更穩定。心理方面,共睡孩子擁有更多正向的情緒以及良好穩定的自尊,對於睡覺比較不會感到害怕,對於親密關係感到舒適滿意,並能發展成獨立成熟的大人。
不過,共睡需要事先安排環境,畢竟安全是最優先也最重要的考量,這部分請參考三十七頁~四十四頁的嬰兒牀安全法則與親子共眠安全法則。
有些情況確實不適合親子共眠,像是爸媽喝酒、抽菸、嚴重的情緒問題、長期服用鎮定類藥物、睡眠障礙或睡眠異常行爲,或是具傳染性疾病,都會增加嬰兒猝死症的發生風險,應該避免共睡。
至於共睡到幾歲時應該考慮分房睡呢?常見說法是三四歲開始練習,並在四~六歲漸趨穩定。主要考量是,待學齡前兒童的自理能力發展後,除了可在房內放置水杯、小便盆以解決喝水、如廁的問題,他們較能主動前往爸媽房間尋求協助,像是半夜找爸媽陪同去上廁所。此外,睡前的陪伴、認真看待與執行睡前儀式、允許孩子將房間佈置成他們喜歡的氛圍(比如安裝造型可愛的小夜燈、孩子喜歡的玩具與玩偶)、成爲孩子隨時可以找到的後盾,當孩子生病或情緒低落時,不介意偶爾共睡……注重這些細節能協助學齡前兒童在練習分房睡的過程中,感受到爸媽的接納。
另一方面,分房睡的年紀長期以來未有定論,有一說認爲並非僅僅參考孩子的生理年齡,也要考慮孩子的心理年齡。畢竟每個孩子的氣質與適應度不同,甚至生理年齡與情緒成熟度也可能不一致。過度在意分房睡的年紀,反而讓爸媽更加緊張,以爲自家寶貝跟不上發展年齡應有的行爲,更加催促孩子,讓孩子跟着緊張了起來。
既然親子間的分房睡一直以來都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或做法,希望還沒有分房睡或還在分房睡但屢屢挫敗的爸媽不要氣餒,慢慢來就好!
分房睡可能面對的挑戰
此刻,我們更想和爸媽們聊一聊,分房睡可能會面對什麼挑戰?
◎感到緊張的孩子
寶寶出生之後,爸媽經常陪伴在側,他們很習慣一睜開眼就看到人。當寶寶睜開眼卻沒看到人,有些時候他們會哭泣,因其「物體恆存概念」尚在發展,不懂「看不見並不等於不存在」。等寶寶長大成學齡前兒童,就算知道爸媽只是離開一下子,心底仍然期待爸媽很快回來,對於爸媽不在身邊又獨處在黑暗環境之中更加緊張。
◎充滿擔心的爸媽
許多爸媽或許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孩子同房時,頻頻醒來確認孩子的狀況好幾次;等到孩子去上學不在身邊時,非常頻繁地想起孩子。一想到孩子要練習獨睡,各式各樣的擔心隨之而起。具體化來說像是:孩子會踢被子嗎?孩子會自己起牀去廁所尿尿嗎?
◎還沒獨立的孩子與爸媽
學齡前兒童上幼稚園之後,通常漸漸能和爸媽分開一段時間,獨立跟隨老師的引導從事學校安排的活動。儘管如此,孩子回到家後,仍然依戀着被爸媽呵護與照顧的感覺。有些爸媽往往會驚訝於老師回饋孩子在學校完成的事項,有些是在家中沒學過或沒出現過的。這可能來自於爸媽經常搶先一步幫孩子完成許多事項,或許是擔心孩子做不到,或許是覺得自己做比較快,卻降低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
練習獨睡前的準備
接下來,我們想分享學齡前兒童練習獨睡前可以做哪些準備。
◎學習克服緊張的孩子
增加安全感:學齡前兒童可能會有獨處時害怕的事物,比如黑暗與鬼怪,爸媽可參考一八五頁提到的惡夢處理方式,以及二○六頁提及的繪本處理手法,或針對環境做些佈置,像是昏黃助眠的燈光、孩子喜歡的布偶、能帶來安全感的小被子、輕柔的音樂等。再來,口頭上的再保證(爸媽會保護你)及再次提醒爸媽會在哪裡(就在隔壁房間),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降低孩子的緊張、焦慮和不安。
睡前儀式的安排:四~六歲學齡前兒童放學後要完成的事情其實挺多,我們會在後文做更多討論。總之,爲了讓孩子準備入睡,妥善運用時間與規律生活,固定且可預期的睡前儀式因此變得更加重要,能讓他們進而獲得控制感。孩子若過度疲累或匆忙,在壓力與緊張之下,很難擁有平穩的心情,爸媽就更放不下心讓孩子獨睡了。
◎學習克服擔心的爸媽
睡前的環境準備:爸媽可運用空調,讓房間的溫度和溼度維持在最舒適的體感溫度,並教導孩子半夜醒來發現自己沒蓋被子時要怎麼蓋被子;或者半夜醒來覺得冷要懂得自己加被子。可在孩子睡覺的位子旁邊放一條小被子備用;有些孩子可能仍需要穿着防踢被入睡。
夜間如廁的訓練:許多孩子在白天順利戒除尿布,可以自行如廁後,往往還需要更長時間練習夜間戒除尿布與夜間如廁。夜間如廁除了膀胱要有穩定的控制力,睡前減少飲水量、夜間喚醒如廁的安排也很重要。(見一八一頁)
此外,孩子夜間起牀尿尿時可能仍有些昏昏欲睡,前往洗手間的動線要安排適當照明,並將洗手間的門打開,讓孩子知道里面是空的,可以使用。在洗手間門口貼上顯著顏色的圖案標誌可以協助孩子很快找到洗手間。同時避免太複雜的睡衣,以免增加孩子自行穿脫的困難。
一旦爸媽陪同孩子如廁過幾次之後,應逐漸減少協助孩子,或者你們雖仍同房,但孩子已經可以獨立如廁,孩子就會學習到自己可以做到這件事。
◎雙方心態的準備
小孩能夠獨處:當孩子白天可以與爸媽分開一段時間,且在獨處時感到安全。比如說,孩子白天去上幼稚園且大多時候情緒平穩安定。晚上在家裡,當爸媽還在處理家務,孩子可以自己在客廳玩耍,或者是準備入睡前有一段時間,獨自在房內遊戲與等待。
爸媽心態的調整:當孩子已能在獨處時覺得安全、不過度害怕黑暗或鬼怪、可以自行如廁、已建立穩定的睡前儀式,爸媽也應該隨之調整心態,自我提醒應更放心讓孩子練習獨睡。
另一方面,孩子剛開始練習獨睡時,或許會表達還是希望可以一起睡,或是拉着爸媽捨不得讓你們離開房間。此時爸媽的表達方式很重要,可以坐在牀邊陪孩子進行睡前儀式,安撫孩子直到入睡;或是陪伴孩子一會兒,接着讓他們知道可以自己試試獨睡,而且讓小孩清楚知道你們就在附近,像是在書房或是客廳。爸媽也要練習減少來來回回反覆確認孩子是否入睡,本着你們對孩子的信任,孩子將更能相信自己做得到。
心理─感受可控期
臨牀上,我們常和許多爸媽討論育兒之道,有一次,有位媽媽正爲了前晚親子大吵一架而苦惱。到了晚上的卡通時間,由於孩子該做的事都沒完成,媽媽不允許孩子看卡通,爭執一起,雙方都不讓步,孩子長時間哭鬧不休,睡眠儀式無法完全執行,延宕了睡眠與起牀時間不說,這場仗直打到隔天早餐都沒結束。
這個例子看起來好像是孩子和家長約定好的事沒做到,之後又無法管理情緒才產生的結果,其實不然。一般幼稚園下課大約是下午四點,雙薪家庭的爸媽則必須等到五點半或六點才能接孩子。在此期間,孩子可能和友伴玩耍或上各種才藝課程,回到家的時間極可能已是晚上八、九點。
如果以下午六點爲例,到晚上九點睡覺之前,學齡前兒童需要完成的事有:自己脫放衣物、拿出餐盒給家長洗、洗手準備吃飯、吃飯、洗澡、寫作業、玩遊戲或看電視、收玩具、拿出聯絡簿/把聯絡簿放回書包、刷牙、聽故事或睡前聊天、準備睡覺……一一羅列後,相信連爸媽都會覺得「這麼多啊,孩子真的記得住?做得完嗎?」
由此可見,隨着年齡的增長,學齡前兒童需要處理的事務變得繁雜,很可能壓縮到睡眠時間,睡前顯得太亢奮,除了行程被壓縮,繁雜事情一多,一定會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像以前沒上學時那樣輕鬆,心裡一定滿滿的不解及不滿。換言之,小孩若該做的事沒完成,不見得是他們不願去完成,請先試着聽聽小孩的心裡話,或許他們需要一些大人的協助。
也想提醒爸媽們,回到工作領域後開始忙碌且有壓力,對小孩的容忍度也可能隨之下降。如果感覺到這樣,請記得二一一頁分享的,找時間好好自我疼惜一番。
我們針對這種情況整理出以下三點並說明具體處理策略,以協助孩子做得快也做得好,還能促進睡眠品質。
一言以蔽之,孩子可以完成這些事,只要他們有良好的注意力運作能力。包括了注意力警覺,也就是隨時偵測到訊息,比如孩子一回家聽到你說「趕快拿餐盒出來」,他可以在放書包的同時聽到你的提醒;注意力轉移,也就是注意力可以在兩個需要被注意的事物間轉移,例如孩子把餐盒拿出來之後,繼續把書包從客廳拿回房間;注意力的衝突排解,也就是決定需要關注的事物並排除環境中的干擾,好比孩子知道玩玩具之前要先做作業。
這些注意力面向和大腦的發展成熟度有關,在《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書中有簡易明瞭的說明與提升注意力的策略,此處不細談。我們更想強調的是,學齡前兒童要能在回家後完成許多事務,以及睡前儀式,然後入睡,需要仰賴良好的注意力運作能力,但這個要求對於四~六歲的學齡前兒童而言太嚴苛了,他們的大腦尚未完全發展成熟,面對一連串事務,若沒有提供任何協助,孩子是「做不到」,而不是「不願做」。
◎協助安排優先順序與設計各種提示
瞭解注意力發展的特性後,我們可以幫助學齡前兒童把每天回家後需要完成的事情,依照順序用簡單的圖示畫下來,接着在每個圖示旁邊標上數字,貼在家裡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每天回家以後,先帶孩子看一遍,做爲自我提醒。由於孩子的時間感還不穩定,不像大人會頻頻注意時間,可以幫孩子設定倒數計時器。我試過帶着大班的孩子一起認識時鐘,發現孩子雖然知道時間正在前進,卻無法警覺時間還剩下多少。當我運用了倒數計時器,孩子便能透過清楚的視覺提示安排時間。有趣的是,孩子在過程之中有更多參與,比如提示圖是自己畫的、倒數計時器是自己挑的,就更有意願完成任務。
◎完成事務的同時,兼顧聊天與情緒需求
四~六歲學齡前兒童喜歡說學校發生的事,也喜歡說故事,如果全部等到睡前儀式才做,很可能延遲入睡時間。若能協助孩子在同一個時段完成兩項任務,就有機會縮短睡前儀式,避免睡前太過亢奮。建議爸媽善用吃飯、洗澡、玩玩具時,一邊與孩子聊天。透過主動好奇的態度,鼓勵孩子多多說明,並同步觀察孩子在述說時是否伴隨着表情或肢體動作的變化,適時善用語言或非語言訊息(如擁抱、表情)表達你對孩子的理解。
由於學齡前兒童已能流暢表達,若孩子有些負向感受,我們「不」這麼做─
「不」急着判斷事件的對錯:像是「沒帶水壺就是你不對啊,怎麼可以拿同學的水壺喝水呢,難怪會被處罰」,孩子會很傷心。
「不」否認孩子的感受:像是「沒帶書包有什麼好緊張的,上次某某不是也沒帶,他也沒怎樣呀」,孩子會不知所措。
爲了承接學齡前兒童的負向感受,我們可以試着這麼做─
展露「感受沒有對錯」的態度:就像我們吃喜歡吃的東西、玩喜歡玩的玩具會有「高興」的感覺,如果今天同學不跟我玩,或是玩具不借我,我會有「難過」的感覺;如果今天被老師誤會了,我會有「生氣」的感覺。告訴孩子我們會高興,會難過,也會生氣。
讓孩子體會「感受會改變」:透過孩子喜歡的活動或遊戲(動態性互動遊戲更好),讓孩子擁有「感受會改變」的體驗。比如雖然在學校時覺得很緊張,但洗澡玩水又覺得好開心。如果孩子的情緒很強烈,可以先幫助孩子「命名情緒」(爸媽協助說出:沒帶水壺好緊張喔),或是協助孩子「表達情緒」(爸媽詢問:沒帶水壺有什麼感覺呢?)。然後,再借由下一個活動改變感受及情緒,讓孩子擁有「感受會改變」的體驗。
如果孩子拖延了晚上需要完成事務的時間,導致玩玩具的時間減少,出現情緒性反應,可透過「提問」引導孩子關注他的身體感覺(如:臉熱熱的、拳頭握緊)、關注他的情緒感受(如:好生氣)、關注他的念頭(如:不能繼續玩了)。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會過去。或是善用一些有趣的小活動,比如把玩具船放在平躺孩子的肚子上,協助孩子練習緩慢深長的呼吸。
(本文摘自《0-6歲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媽好日子》/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臨牀心理師
吳家碩
目前任職於好夢心理治療所,併爲該治療所執行長。致力推動臺灣失眠認知行爲治療專業人員養成與培訓,爲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合格認證之失眠認知行爲治療專業人員,且爲該專業人員之督導級講師,曾任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大衆教育委員會主席及理事,積極推廣睡眠醫學大衆教育推廣,累積超過450場睡眠相關講座。着有《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失眠保證班》、《好眠教戰繪本-公主爲何徹夜未眠》等書。
臨牀心理師
王佑筠
目前任職於新田心理治療所,併爲該治療所副院長,同時是初色心理治療所專業臨牀心理師與桃園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臨牀心理師,曾任職於林口與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多年深耕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協助親職諮詢與親子溝通、壓力調適、情緒調節與人際溝通。
《0-6歲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媽好日子》/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