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研究了N位世界名人,終於發現“大器晚成”的奧秘...普通家庭千萬別過早消耗孩子元氣

看點古今中外多少“天才少年”的故事,最終走向傷仲永的結局。爲什麼有些人年少有爲,有些人卻大器晚成?《福布斯》雜誌發行人卡爾·加德決定深入探究大腦的發育規律,從中找到成才的奧秘。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精英說 (ID: elitestalk)

文丨Cheryl 編丨可觀

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們的社會開始沉迷於塑造“年少有爲”、天賦異稟的人物形象。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比爾·蓋茨(Bill Gates),這些在30歲之前就成爲億萬富翁的天才們,成爲了媒體追逐的對象。

這種迷戀少年有成的文化氛圍,要求年輕人必須及早獲得更多成就,快速走向成功。於是,家長、老師、教育系統,都在不停地催促着孩子“不要落後於起跑線”,不斷加劇社會的育兒焦慮。

電影《學爸》裡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爸爸

但是,在《福布斯》雜誌發行人、美國記者裡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的研究著作——《大器晚成》(Late Bloomers: 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中,他第一次將公衆的目光轉向了那些緩緩探索、最終走向成功的“大器晚成者”的身上。

他表示:“少年成才”並不是終生成功的必然前提,人生的真正考驗要從25歲開始。

作者裡奇·卡爾加德和他的書《大器晚成》

事實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是極具天賦的神童。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才能慢慢地發掘自己的激情和才華。比如:

65歲成立肯德基的哈蘭·山德士;

32歲成爲暢銷書作家的JK羅琳;

79歲時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羅素;

以及美國總統拜登。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年少有爲”不是必經之路,“大器晚成”才真正奠定了成功的無數可能。

一個患上“少年成才狂熱症”的社會

少年精英是當今時代百談不厭的主題,媒體和燈光不遺餘力地追逐着年少天才的光環。

每年,《福布斯》雜誌都會評選出“30under30”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今天的行業變革者和明日之星。

挪威人馬格努斯·卡爾森(Magnus Carlsen),年僅25歲就三度成爲世界冠軍的奇才。21歲成爲史上最年輕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23歲被《時代週刊》被選爲“100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30歲獲封國際象棋大師。(圖源:紀錄片《馬格努斯》)

誠然,讚美和鼓勵這些少年成名的現象並沒有什麼錯,畢竟所有類型的成就都值得大衆的肯定和稱讚。但當一個社會過度追捧“年少有爲”,這種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會造就一個患上“少年成才狂熱症”的社會。

不論中外,現代教育普遍陷入某種焦慮之中: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在高考中出類拔萃,進入頂尖的名校;或是在一所高大上的企業中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他們的人生似乎就已經和“失敗”劃上了等號。

在高壓的城市生活環境中,許多父母擔心孩子被同齡人甩下,迫使孩子走在前面,展露超越年齡水平的智慧或才能。窺見商機的教育機構也紛紛加入其中,推波助瀾。

美國的亞特蘭大國際學校,針對3歲幼兒推出了“全沉浸式第二語言課程”,每年學費高達2萬美元。

哥倫比亞文法學校官網截圖

同樣,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文法學校,三四歲的幼兒將在這裡接受“嚴格的學術課程”,在3個圖書館、6個音樂室、7個美術工作室之間來回奔波,每年學費達到了3.7萬美元。

而這些教育機構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爲孩子的未來做鋪墊,將他們送進名牌大學。”

但問題是,少年成才究竟是不是實現人生成功和圓滿的必要前提?答案可能恰好相反,許多年少成才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遭遇能力減弱的危機。

谷歌曾經一度迷信這種少年成才的領先優勢,因爲他們的創始人是兩名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高材生,SAT數學成績都好得驚人。

谷歌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Sergey Brin

圖源:Facebook:IEEE CS

在創業的前兩年中,谷歌依據這兩名天才創始人的標準,聘用了許多年輕的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神童。但之後谷歌就發現,公司的人員結構失衡了。

這種失衡現象直接導致了谷歌主頁設計犯下了代價高昂的錯誤。也終於讓谷歌發現,擁有很高的SAT分數和名校學歷,並不足以預測一名員工在公司的職業成就。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茲傑拉德,本人年輕有爲,他考入了普林斯頓大學,才20多歲就收穫了巨大的文學成就。

但這已經是他人生的頂點了。

30歲之後,弗朗西斯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44歲時不幸地在悽慘中死去......

F. Scott Fitzgerald(圖源:Wikipedia)

大器晚成也是一種榮耀

實際上,人類的潛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也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晚得多。

科研人員發現,我們大腦的執行功能要到25歲時才得以成熟。充分培養好奇心、洞察力等特質的過程,可能會延續到40歲、50歲,甚至是60歲。

並且,大腦邊緣系統(產生情緒)和前額皮質(管理情緒)的發育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邊緣系統會因爲青春期活動而出現爆炸性的發展,而前額皮質卻還要再過10年纔會成熟。在這個階段,人們的情感佔據了上風,它的影響超過了理性思考、策略性思考和考慮後果的能力。

《頭腦特工隊2》裡因爲青春期發生變動的情緒們

也就是說,多數18-25歲的年輕人實際上都無法作出負責任的選擇,沒有足夠的注意力,也不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但外界卻會在這個年齡段評估他們餘生的成就,並要求他們通過考試、分數和求職面試爲自己的後半生做出抉擇。

這其實並沒有什麼道理。

“年少成名”只是意外事件,生活中更多充斥的是大器晚成者們的身影,他們大多經歷了早年的尷尬和失敗,起步緩慢,到中年、甚至晚年時才從容不迫地走向成功。

裡奇本人,就是“大器晚成”的證明:

25歲從斯坦福大學畢業,雖然手持名校文憑,卻只能在一個卡車貨場裡做保安工作,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拿着手電筒來回走動,聽着牆外依稀可聞的狗吠聲。某天,當裡奇越過隔壁院子的柵欄,發現隔壁的保安竟然是一隻羅威納犬,這令他大受打擊:

我已經25歲了,一個堂堂的斯坦福高材生啊。同樣是25歲的史蒂夫·喬布斯,沒過幾個月就要讓蘋果上市了,推動了計算機行業的變革,成了一代傳奇。而我卻是如此窮困潦倒,職業同行是一隻狗。

這就是25歲以前的裡奇。

裡奇的大腦在26歲時開始覺醒,他在一個研究所找到了一份科技類文章作者的工作。

29歲時和一位朋友創辦了後來成爲硅谷頭號公共事業組織的公司。

34歲時,他與人聯合創辦了硅谷的首份商業雜誌。

38歲時,加入《福布斯》並推出了一份科技雜誌。

44歲時,他正式成爲了《福布斯》發行人,開啓了周遊世界的演講事業。

作者裡奇·卡爾加德2018年在TED上講述“大器晚成”的觀念

圖源:google

回首走過的歲月,裡奇發現,自己事業的轉折點幾乎都發生在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時候。他慢慢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開始關掉電視新聞,轉而閱讀《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閱讀各種意識形態的政治期刊,挖掘自己對於寫作和新聞的巨大熱情。

所謂成功的世界,終於在他44歲那年,向他打開。

量化的教育會禁錮育兒的格局

著名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曾在太空逗留超過500天,是美國駐守太空時間最長的宇航員。他表示自己的高中時代非常無趣,是班上成績中下游的學生。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盯着教室窗外。就算你拿一把槍逼我,我可能也還是無法專心聽課。”那時,沒有人能夠預想到這個平平無奇、不愛讀書的小男孩在未來會有怎樣傳奇的成就。

Scott Kelly個人官方網站截圖

但我們的社會缺乏等待的耐心。

大腦的緩慢發展與社會極力對低幼兒童進行測試和啓智的做法產生了巨大的衝突,導致當今社會對兒童的考驗比以往更加嚴格,目的就是發掘他們的才能。

問題是,只有一小部分不到25歲的人能夠在少年時期時就顯露鋒芒。多數人在這個時期非但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還可能遭受由老師和家長來設置規則的高風險、高壓力的比賽帶來的傷害。

2014-2015學年,斯坦福大學附近的甘恩高中就有3名學生因少年有成的壓力而自殺身亡。這3人都是努力進取的好學生。在同一學年的三月份,該校有42名學生因產生了自殺念頭而入院就醫或接受治療。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在過去50年中,美國青年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病率不斷攀升。今天,達到重度抑鬱或焦慮症診斷標準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數量至少是20世紀60年代的5倍,甚至是8倍。

這說明被過多壓力催促以取得早期成功的途徑並非對每個人都有效,並且可能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然而,社會對神童、考試、排名以及給年輕人分類的癡迷,對年少有爲者的偏愛,以及越發以算法爲基準、獎勵天生的反應速度而非經驗和智慧的經濟環境,導致原來的這些傳統都崩壞了。

日本電影《神童》劇照

現在的教育體系讓孩子們過早推送到統一的賽道上,讓競爭從幼兒園就開始展開,完全關閉了一個人進行探索、發掘潛力的路徑,這或許正是導致他們被社會忽視其價值的一大原因。

在芬蘭,他們的孩子直到7歲時纔開始在學校裡讀書,學習如何閱讀、寫作和算術。在此之前,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充分好動、充分挖掘,然後纔是走進教室,接受教育。

他們並不焦慮,學術成績卻遙遙領先。

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那些大器晚成者的起點究竟在哪裡?

他們很有可能懷有被社會和教育制度所忽略的技能和優勢,並不適應現在的學習模式,或者無法根據科學管理的原則實現成長。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探索發現的過程,多數人一生中會出現多個認知巔峰。

哈佛大學的 Laura Germine 與麻省理工學院的 Joshua Hartshorne 研究員曾在2015年的時候進行過一次研究:“我們的認知能力在生命的哪十年裡達到頂峰?”

這是個非常複雜且有趣的問題,因爲答案完全取決於你要談論哪種認知能力,不同形式的認知能力可能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發揮獨有的價值。

1

20歲

舉例來看,快速的反應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讓20歲的你走上了程序員的道路。

2

30歲-40歲-50歲

但到了30歲、40歲和50歲,更深層次的模式識別、同理心、溝通技巧開始發揮作用,這些是幫助你成爲領導者的必要條件。

3

60歲-70歲

再到60歲和70歲,一整套稱之爲智慧的屬性開始發揮作用。

“在任何年齡段,你都會在做某些事情上獲得進步,在某些事情上出現退步,在某些事情上進入瓶頸期。你不會在進入某一個年齡段時,擅長所有的事情。”

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雖然我們的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但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也在不斷增加新技能,直至我們的生命走到重點。每個人對於未來的成功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並不由年齡長幼區別高低。幾乎所有健康的人都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在不同年齡實現自己的成就。

因此,要創造一個人人實現成就的繁榮社會,我們就有必要尊重個人成才的節奏,應該讓每個人都有大量的機會去遵循自己獨有的時間線,實現大腦、天賦和激情的演變和發展。

圖片來源:Google

在這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每個孩子都被鞭策着奮力向前,按照社會期望的步伐走上成功之路。但裡奇卻從另外一個角度挖掘出了大器晚成者的獨特魅力:

每個人都擁有非凡的潛力,那些默默地積累韌性、視野和智慧的人,同樣有可能在晚年走上人生巔峰!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向那些能夠不慌不忙地成就事業的人取經,向他們耐心等待開花結果的心態看齊。按照自己的計劃,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終極宿命,同樣是一種成功。

參考文獻:

(上下滑動瀏覽)

[1]Mark C. Crowley: Rich Karlgaard: Forbres magazine publisher says:" Hall to the late bloomer, which is most of us."

[2]RealClear Markets:Book Review: Rich Karlgaard's "Late Bloomers"

Forbes:3 Cheers For Late Bloomers

[3]Rich Karlgaard:Late Bloomers: 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

[4]Late Bloomers: Why 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

'Late Bloomers' Makes The Case For Patience In A Culture Focused On Early Success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