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重裝毫米波雷達,馬斯克認錯了?華爲徐直軍早已給出答案
高傲的馬斯克,竟也有認錯的一天?
前段時間在一份由特斯拉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提交的文件中透漏,預計在2023年,將有一款神秘的高精度毫米波雷達,列裝到特斯拉新車型中。
遙記得2年前,雷達還被馬斯克戲稱爲汽車的“闌尾”,如今卻又着急把雷達裝回來,甚至還當成了核心賣點。
“變臉”這麼快,馬斯克做事這麼不嚴謹麼?其實,這一切還要從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江湖派系”講起。
一、雷達VS視覺傳感
一直以來,在汽車自動駕駛的“江湖派系”中,就存在着“雷達派”、“視覺派”,兩條路線之爭。
雷達派陣營,國內最有資歷的就是華爲。
自2016年起華爲即開始車規級激光雷達的技術佈局,2019年,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又官宣加入毫米波雷達研發行列。關於雷達對汽車的重要性,華爲高層一致表示:視覺方案對距離、移動的判斷明顯不夠,雷達纔是大勢所趨。
與雷達派針鋒相對的,便是馬斯克主打的視覺派。和移民火星的“天馬行空”相似,馬斯克認爲:人類能靠視覺駕車,AI同樣可以!採用雙目視覺感知、光電傳輸效應等原理的車載攝像頭系統,纔是真正實現智能駕駛的正確思路。
路線之爭,一般都是技術各有優劣,那麼,雷達與視覺所代表的自動駕駛系統,究竟各有那些千秋呢?
1、雷達系統
現在談到車載雷達,不少網友都將其簡單歸結爲“激光雷達”,而實際上,用於智駕系統的雷達,內含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兩個概念,它們並不能混爲一談。
毫米波雷達,是應用毫米波波段進行距離探測的雷達傳感裝置,其實際探測距離可遠達1公里,探測穿透力強,但探測精度一般。之前馬斯克反覆diss雷達系統,原因也在於其“分辨率不夠”。
激光雷達,通過激光束探測目標位置。相比毫米波,激光雷達的探測精度、探測頻率更高,但探測距離僅有300米左右,且由於機械系統構造複雜,激光雷達的造價成本也更高。
2、視覺傳感
特斯拉的視覺傳感機制,主打單目、三目傳感路線,在結構上,由安置於車身邊緣的8個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共同構成。
其中,攝像頭通過集成FSD高速數據傳感、GPU強大算力,基本突破破傳統視覺傳感在精度、反應速度上的瓶頸;此外,多種超聲波傳感設備與視覺傳感的冗餘式融合,也大幅降低了異常天氣對視覺信息採集的負面影響。
二、重裝毫米波,原因是什麼?
總體上看,特斯拉視覺傳感在自動駕駛L3以下級別自動駕駛方面,與雷達技術路線並無區別,但在L4機器主導駕駛,以及L5全自動駕駛兩個層面,則具備明顯優勢。不繼續擴大優勢,卻吃毫米波雷達這顆“回頭草”,馬斯克在擔心什麼?
1、中國企業的崛起
首先在視覺傳感賽道,特斯拉的優勢並不穩固。比如在視覺傳感核心器件方面,老對手比亞迪2022年10月份即推出分辨像素超過200萬pt的Cmos傳感器芯片,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通過領投芯視界微電子,加入3D視覺傳感芯片的開發行列。
另外,在系統集成上,特斯拉也正面臨國內新玩家的強勢競爭。如小米、小鵬,甚至身爲“雷達派”的華爲,都在視覺傳感系統開發方面,有諸多建樹。
其中,華爲主導研發的雙目視覺傳感系統,已先行搭載於非凡R7,而小鵬創新推出的“攝像頭+紅外傳感”組合,則號稱解決了傳統視覺傳感在金屬物敏感識別上的唯一短板。
2、高精度毫米波突破在即
隨着4D毫米波雷達技術的橫空出世,分辨率低的問題也隨之瓦解。
在傳統毫米波雷達“距離、方位、速度”三維數據蒐集機制的基礎上,4D毫米波雷達又引入了“高度”這一新變量,使行駛中的汽車不僅能快速發現障礙物,還能精準辨識障礙物的高度、大小。
形象地講,重新佈局毫米波雷達,也算是特斯拉對華爲戰略的一次“致敬”:多準備一條賽道,就多一分勝算。
有趣的是,在殺回雷達路線的同時,特斯拉還爲廣大車友帶來一個新“懸念”。
在呈交FCC的相關文件中,特斯拉信誓旦旦地表示,高精毫米波雷達,將由特斯拉獨立研發完成。不過,海外知名黑客GREEN卻扒出,由以色列攻關成功的4D毫米波雷達“Phoenix”,在技術名稱和主要參數上,都與特斯拉毫米波存在諸多雷同。
三、結語
無論是自研,還是友商的技術扶持,特斯拉此次重回雷達賽道,都再次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
在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下半場,中國車企及相關技術公司們已經成爲汽車智能化賽道上,不可輕視的強大軍團。
而更讓人們期待的是,這場汽車領域的“內卷”大潮,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