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臉開大20萬級細分市場?造車新勢力們左右騰挪!
2024年3月底,售價21.59萬起的小米SU7(參數丨圖片)上市開賣,或許大家只關注到了它外觀內飾全面復刻保時捷,還有雷軍的各種高調宣傳,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引發了全社會範圍內的討論。
和小米SU7貼臉開大的還有極氪007和智己L6,售價分別爲20.99萬起和21.99萬起。如果我們把範圍再擴大一些,小鵬G6售價19.99~27.69萬,理想L6售價區間24.98~27.98萬,問界M7售價區間爲24.98~32.98萬,星紀元ES售價19.88~33.98萬,極越01售價21.99~30.99萬,昊鉑HT售價21.39~32.99萬。
幾乎,我們能數得上來的中國新能源品牌在20萬級細分市場都進行了佈局。而這些車型(無論SUV或者是轎車)也差不多都是各自品牌的銷量扛鼎車型。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以小米爲代表的新勢力更青睞這個細分市場,爲什麼不是市場更廣泛的10萬元級的細分市場呢?
一直以來的執念
回望燃油車時代,20萬元就是中國自主品牌的定價天花板。那個時候,合資品牌在20萬級市場重兵屯集。邁騰、帕薩特、凱美瑞、雅閣、途觀、CR-V、榮放、奇駿,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還有豪華品牌還推出了入門車型,也把手伸到了這個市場。
可以說,當時的消費者處於一個被動的處境,想買20萬元左右的車型只有合資品牌這個選擇,雖然說品牌不少,但是它們當年可是不愁賣的,面對消費者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態度。
當年,自主品牌對這個價格可是望眼欲穿,拼盡老命也想要擠進來的。奇瑞、一汽、東風、長安、長城、吉利等品牌都推出過售價15~20萬左右的車型,但是無一例外都沒有站住腳。
某種意義來說,把產品的價格達到20萬級,已經成了中國品牌一直以來的執念。
一直到中國車市進入新能源時代後,中國品牌纔算圓了夢。
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一開始就推出了30萬以上的車型,對標的是豪華品牌。憑藉亮眼的外觀設計,電動化、智能化的駕乘體驗,還有各種以前只能在四五十萬豪華車型上才能看到的頂級配置的下放,突破了品牌的桎梏。
我們看一組數據,2021年BBA三家(不含進出口)交付上險總量爲186.21萬輛(同比下滑2.84%),同期蔚來、理想、小鵬三家合計上險交付爲27.88萬輛(同比增長167.82%)。
雙方的增長曲線完全不同。豪華品牌感受到了壓力,只能釋放更大的終端優惠。現在,豪華車型的起售價已經下探至30萬元以下。
相應的,合資品牌的價格也“水落船低”地往下探。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品牌看到了甜頭,開始複製蔚小理的成功路徑,在20萬級這個細分市場用各種領先的體驗來“吊打”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
選擇20萬級市場是有講究的,因爲又想盡可能保障利潤,又要覆蓋到更大的人羣,20萬級市場就是最優選擇。
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衆多的新勢力品牌都選擇入局20萬級市場,現在就連此前走低端車型的零跑和哪吒都想着衝進來,只能說這個細分市場現在過於擁擠,車型琳琅滿目,給有選擇糾結症的消費者增添了許多幸福的煩惱。
沒人打得過比亞迪
至於說,新勢力爲什麼不選擇市場空間更大、價格更低的10萬級細分市場呢?
一個最直接的答案,那是比亞迪的天下,沒有誰能與之抗衡。
2023年,比亞迪整體銷量達到302萬輛,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頭牌。秦PLUS全年累銷超45萬輛,宋PLUS全年累計銷量42萬輛,海鷗全年累計銷量28萬輛,海豚累計銷量36萬輛,海豹累計銷量12萬輛,驅逐艦累計銷量超過9萬輛,元PLUS累計銷量42萬輛,這些車型累計銷量佔比亞迪的大半壁江山,其主銷款都在20萬以內。
比亞迪能夠成爲獨一檔的存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DM-i超級混動技術和刀片電池。和其他插混車型相比,比亞迪既沒有多檔DHT,加速性能也不是那麼快,但它勝在穩定性,一年上百萬輛銷量的成績,已經說明了市場的認可;其次是設計層面,和同級別的車型相比,比亞迪的也都非常均衡。在這個價位裡,比亞迪車型的定位就是面向普通家庭用車。普通家庭用車的需求是什麼,既不要噱頭,也不要浮誇,要的就是實用、好用。
在這裡,不是說這個級別的消費者不關注智能配置,也不是說比亞迪不在乎智能體驗,而是用車需求就是如此簡單,有智能體驗最好,差點意思也不影響什麼,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比亞迪在20萬級以內的產品短板很長,下限很高。
從這一點上,比亞迪對用戶需求的把控程度可以向理想看齊。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比亞迪在垂直整合方面的強大控制力,可以把生產成本降到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程度。諸多因素組合在一起,使得比亞迪在20萬以內的細分市場所向披靡。
而造車新勢力因爲不具備比亞迪的先發優勢,以及成本優勢,所以不會輕易涉足這個細分市場,只能選擇2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
當然,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小鵬汽車即將在下半年推出的MONA,據說售價或在10~15萬,蔚來汽車的第三品牌火災2025年上市,定位精品小車,售價或爲10萬元級。未來,新勢力品牌必將要和比亞迪短兵相接。
這兩年,中國汽車市場註定不會太平。
百姓評車
這或許說明了一個事實,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要素或發生重大變革,這只是一個猜測,比如說成本進一步下降,降到和比亞迪垂直供應相差不多的水平,否則新勢力品牌又怎麼會有底氣和比亞迪硬碰硬呢?
未來市場走勢如何,我們將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