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政策不該陷入功利思考
文/黃柏霖
臺灣已經陷入少子化的困境中,政府爲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謂費盡心思,這樣的努力是應該給予肯定的;不過,如果托育政策陷入功利思考,那就本末倒置了。
在政府最新一波的托育政策中,提高托育的相關補助,原本是希望減輕父母親的經濟壓力,卻沒有針對業者的服務品質與專業程度作更進一步的探究,於是不斷的托育問題出現之後,更造成父母親的憂心。
另一方面,根據媒體報導,當托育新制上路後,在某些縣市,父母自帶孩子的補助大減3000至3500元,就像桃園的全職媽媽過去每個月還能領5500至6000元,但新制上路後,沒送託的媽媽就只能領2500補助。
這樣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從就業的角度思考,卻忽略家庭的重要性,畢竟對於新手父母而言,能夠照顧自己的寶貝是最佳選擇,但是政府卻一味的忽視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這一個區塊,甚至將資源做如此重大的轉移。
其實,少子化是一個短期內難以改變的趨勢,政府在面對時應該有更全面的思考,尤其在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家庭關係逐漸淡薄的情況下,竟然忽視全職爸媽的角色,恐怕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因此,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也要換個角度思考,才能真正地爲民衆解決問題。
●作者黃柏霖,高雄市議員、正忠文教協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