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電動智能汽車比燃油車更需要國際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1月7日報道
2021年11月7日,以“開放 合作 共贏——新形勢下國際品牌汽車的機遇與挑戰”爲主題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 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家上午好!
在第四屆進博會隆重舉辦的重要時刻,來自海內外的各界精英人士相聚上海,參加20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共商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與發展。在此,我謹代表組委會向各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
一週前,習近平主席在G20峰會講話中指出:要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着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要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本次進博會“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和本次論壇 “開放 合作 共贏” 的主題與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十分契合。在汽車領域,國際化、可持續發展同樣是兩個最核心的關鍵詞,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深切的體會。
在此,我有兩點感悟與各位分享。
第一點,國際化不僅是中國的既定國策,也是世界發展的基本方向。
今年恰逢中國加入WTO20週年, 20年來,中國全面履行了入世承諾,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僅收穫了國際化帶來的紅利,也爲全球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近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就汽車產業而言,中國汽車進口關稅一路下調,並逐步取消了合資股比限制,到明年,乘用車股比也將取消,意味着我國汽車行業完全實現對外開放。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商品進出口總額爲1502億美元,增幅高達46%,呈現出進出口雙向增長的良好態勢。
這些數字表明,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措施正在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中國不只是全球體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汽車市場,在包容性、開放性上,同樣走到了世界前列。
第二點,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浪潮爲汽車產業的國際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帶來了新動能。
今年9月底,在北京舉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展全方位總結和展示了中國在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戰略層面早佈局、早決策、早行動,奠定了先發優勢;產銷量連續六年全球第一,市場優勢明顯;專利申請總量全球第一,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競爭力位於國際前列,產業體系日趨完整;智能網聯技術爲新能源汽車賦能,智能電動汽車與智慧交通、綠色能源、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
從全球來看,歐美新能源汽車也在快速增長, 9月份挪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90%,德國接近30%。這說明,新能源汽車發展已成爲全球共識。
我認爲,電動智能汽車比燃油車更需要國際化,其理由有三:
其一,電動智能化是汽車技術革命的集中爆發,涉及太多的技術創新,包括很多原始創新和底層技術,甚至離不開不少基礎研究的支持,需要全世界的智慧共同努力。
其二,電動智能化的產業鏈更加跨界和複雜,新的商業模式更加開放而多元,只有充分的全球化,才能確保產業鏈的安全穩定。今年到目前爲止,歐洲汽車產量已經損失了276萬輛,中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席捲全球的芯片荒、電池荒警示我們,只有開放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纔是正確選擇。
其三,電動智能化亟需新法規、新標準的支持,在這方面各國都有同樣的需求。建立起全球統一、彼此兼容的法規和標準體系,對全球汽車產業將是極大的利好。習主席所說的制度型開放爲我們指明瞭方向。
中國汽車市場在上世紀末的大爆發,拉動全球汽車從夕陽產業回到了朝陽產業,而當下如火如荼的電動智能化大潮讓汽車產業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3天前,習主席在進博會開幕式上再次強調,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我相信,中國讓全球分享了燃油汽車時代的市場紅利,也必將讓全球分享電動智能時代的市場紅利。真心希望國內外的車企和產業鏈上的每一份子,秉持開放、合作、共贏之心,爲新時期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共同奮鬥。
最後,祝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在進博會期間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