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篇-佛教石窟 泥菩薩在竊笑

水濂洞佛窟建在丹霞地貌上,充滿地質之美。■陳志東攝影

甘谷大像山的大佛,號稱是身材最好的彌勒佛,據說由武則天修建而成。■陳志東/攝影

麥積山保留許多南北朝佛像,大多體型偏小,只有後期修建的3尊大佛體型較大。■陳志東/攝影

↑麥積山佛窟以露天棧道相連,走起來心驚膽跳。■陳志東/攝影

↑麥積山佛窟最招牌的「竊竊私語」,不像後代佛像都表情嚴肅。■陳志東/攝影

漢唐陶藝可見許多複製佛像,包含最招牌的東方微笑小沙彌。■陳志東/攝影

天水佛教石窟最美之處在表情,水濂洞菩薩與麥積山小沙彌的東方微笑,絲毫不輸西方的蒙娜麗莎

天水最有趣是它的地理位置與名稱來源。天水古稱秦州,由於氣候溼潤水草豐茂,周孝王時,秦始皇的老祖宗非子奉派在此養馬,因養馬有功被准許在秦地建邑且賜姓「嬴」,爲日後的嬴政紮下江山基礎。

漢武帝元鼎3年,當地大旱傳說某天夜裡忽然大地搖動、狂風呼嘯,緊接着地面裂開大縫,一股清泉從天傾瀉注入其中,引發「天河注水」傳說,漢武帝因此建城設「天水郡」,天水地名就此延續至今。

■麥積山 中國四大佛窟之一

天水也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維等故事的背景地。由於地處中原邊疆交界,是中國東南西北地理與氣候分界點,同時具備中原細膩與邊疆豪情,讓天水除了農產豐富也適合人居,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目前則是甘肅第二大城,人口約370萬,全市土地面積相當於1/3個臺灣。

八千多年來,大地灣史前文明、伏羲黃帝、先秦、三國等多種文化在此交會,但最讓天水成爲璀璨明珠的,就是絲路與佛教石窟。

天水是早年絲路西出長安後的繁華第一站,從五胡十六國開始,各國君主一邊忙着打仗篡位搞謀殺,同時也不忘抱佛腳,把整條絲路變成通往佛國之路。其中天水保留下來的,主要有麥積山、水濂洞與甘谷大像山等三大佛窟,其中又以麥積山最著名,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並列中國四大佛教石窟。

泥塑像 表情生動逼真

與其他石窟佛像或爲彩繪、或爲石雕者不同,天水絕大部分佛窟都建在丹霞地貌上,岩層脆弱易塌,因此佛像多是木胎泥塑,也就是所謂的「泥菩薩」,能保存至今實爲不易。

麥積山距天水市中心約45公里,是長相可愛的奇山,從地拔起高約142公尺,像個農家小麥收割後堆起的麥垛,故名麥積山。麥積山最特別處,就是保留衆多從南北朝、隋、唐、宋、明、清等歷朝歷代流傳至今的泥塑像,合計194個洞窟七千多件作品,多數都有細微的擬人化表情,十分生動,號稱「千年佛像雕塑博物館」,目前正申請世界遺產中。

由於佛窟都是鑿壁而成,並以懸空搭建的木棧道連結,走在期間讓人心驚膽跳。麥積山因知名度高,逢到假日人潮多時,遠望有如一顆爬滿螞蟻的大糖果,景象十分有趣。

麥積山最大招牌塑像就是「東方微笑.小沙彌」與「竊竊私語」,但因擔心泥塑佛像易遭風化與碰觸毀損,目前有些要另外付費觀賞,或多數都已加上細鐵絲網保護。

若不想要鐵絲網阻隔,景區旁有家「漢唐陶藝」,老闆方天平原爲地質工作人員,16年前開始投入陶瓷藝術,把麥積山佛像一一攝影留存,再以陶瓷方式縮小燒製,從比例、神情到歲月侵蝕痕跡都百分百重現,作工極細,也曾受佛光山之邀到臺展出,可免費參觀也可購買。

■水濂洞 摩崖浮雕第一大

到天水看石窟,更不能錯過武山水濂洞。西元557年9月北周明帝即天王位,兩年後稱帝,或許爲慶祝登基,也或許想爲國家祈福,因此選在拉梢寺旁一座高約150公尺、寬約60公尺的丹霞巖壁上,雕築高約40公尺的一佛二菩薩石胎泥塑像。

拉梢寺佛像十分巨大,被中國當代史學界稱爲「世界最大摩崖浮雕」,只是佛像再大也沒能保佑北周明帝,西元559年佛像落成的隔年,北周明帝就遭權臣宇文護毒死,年僅27歲,再過21年,北周就走入歷史,只剩大佛依舊俯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