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血糖又防發胖 專家授吃飯3技巧 進食順序有差
吃飯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背後卻大有學問,吃得正確就能幫助更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飯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背後卻大有學問,吃得正確就能幫助更健康。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分享吃飯3技巧,包括食物必須在口中充分咀嚼、進食順序要正確及專心吃飯,對於穩定血糖、預防肥胖等有正面效果。其中關於進食順序,她提到,應先吃菜、再吃肉、最後吃澱粉,可以讓血糖曲線平穩,但長者或有特殊情況的案例來說,又會有不同的食用順序。
李婉萍在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人每天都要吃飯,但只要調整跟注意一些吃飯的習慣跟小技巧,就能有利健康,甚至是減重。她並分享以下3招,值得於日常好好實踐:
1、咀嚼次數至少20下:食物在口中就是啓動消化系統的第一步,咀嚼時間充足,纔會刺激整個唾液系統發揮最佳功能,產生澱粉酶;同時,也能夠降低腸胃消化的負擔,以及啓動大腦飽食中樞,分泌瘦體素抑制食慾,從而避免攝入過多熱量,達到預防肥胖的作用。
2、吃飯順序要對:對一般人而言,建議依菜、肉、澱粉的順序進食,由於蔬菜含纖維,先吃可減緩隨後糖類吸收的速度,使血糖曲線平穩。而蛋白質食物消化速度慢,留在胃的時間較久,就能有飽足感,避免攝取太多的澱粉。但要注意的是,長輩或有特殊情況的案例來說又會有不一樣的進食順序。
事實上,李婉萍先前曾提到,很需要足量營養的老年人或癌症病患等,最好先從蛋白質吃起,之後分別是澱粉和蔬菜類的攝取;此外,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者,餐中宜先選擇蛋白質食物幫助胃酸適當分泌、充分消化蛋白質,再吃大量鹼性的蔬菜中和,而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的澱粉則擺在最後吃。
3、吃飯專心:能減緩吃飯速度,並且有意識的感受着每一口食物的味道,有助於大腦接受訊號,產生飽足感,以避免進食過量。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當大腦不記得吃過的細節,會導致飢餓感持續產生,因此,專心用餐絕對可增進健康及避免肥胖。